杨沂孙相关论文
吴让之、杨沂孙都是清代有名的篆书大家,受益于邓石如的篆书风格,然而通过比较此二人的篆书风格,发现他们在邓石如的篆书风格基础......
杨沂孙作为清代篆书家,其书学思想与书法实践具有卓越的进步性,放眼清代乃至整个篆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杨沂孙擅长通过分......
杨沂孙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其篆书作品《在昔篇》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文学价值。本文拟以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杨沂孙学书......
杨沂孙,清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善篆书,在乾嘉金石考据余风下学习邓石如,并且吸取金文、石鼓文、两汉碑额篆书等笔法,对大篆......
随着金石学的发展、碑学的兴盛以及书写工具的革新,晚清大篆书法盛极一时。书坛巨擘杨沂孙在继承两周铭文、石鼓文和邓石如书法的......
清代学者杨沂孙的是古文字书法学上的重要文献,是古文字书法学独立成科的重要标志.杨氏手书拓本对这篇流传极少的文章进行了录文,......
清代学者杨沂孙的是古文字书法学上的重要文献,是古文字书法学独立成科的重要标志.杨氏手书拓本对这篇流传极少的文章进行了录文,......
杨沂孙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以篆书显名于世,对清代中晚期碑派书风的发展做出了较为重大的贡献。目前,学术界虽就其篆书研究著力......
在文人的心目中,折扇与其说是扇风纳凉的用具,不如说是可携带的流动艺术品。明人瞿佑《折叠扇》诗:“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平......
昔日在谷村熹斋先生家拜读先生所藏之杨岘书迹,中有一幅篆书,颇为少见。杨见山善隶书,间作行早,而于篆书,限于学识,未曾一见。故......
近读上海华东师大历史系谢俊美教授的《常熟翁氏——状元门第帝师世家》(“文化名门世家丛书”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
<正>北京的秋拍似乎比往年来得早了些,各拍卖公司的季拍、各种大型展会、展览让艺术圈也开始热闹了一把,在这凉爽的季节看看艺术,......
<正>(三)清代篆书的多元风格自唐至清,尽管有一些擅长篆书的名家出现,但始终局限于前人的观念,几乎没有寸步前行,直至邓石如的出现......
<正>我有几方太极图砚台。所谓"太极图",是指一个圆圈内,阴阳(黑、白色)两鱼相抱互纠在一起,因而也称"阴阳鱼太极图"。有的在圆圈......
【正】1813清嘉庆十八年(癸酉)1岁是年生。按:杨沂孙原名瀚,字子舆,号咏春,晚号濠叟。江苏常熟人。关于杨沂孙生年,《清史稿·......
<正>篆书在清代得到充分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产生很多重要的代表性书家,其繁荣程度堪与秦代和唐代相比。本文重点探讨小篆各代......
<正>吴大澂(1835—1902)作为晚清著名的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为人所熟知。相较于学术研究,他的艺术创作,尤其是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正>清代书法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元明正统"帖派"在清代继续沿承,特别是清代前期更占主导地位,但至清中叶已成衰落之......
<正>"砚"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具有特殊的含义。从发蒙读书开始,"砚"几乎成为士子终身相伴之物,它不仅享受过少数得意文人的风光快慰......
杨沂孙,擅书法,尤爱“篆籀之学”,初学邓石如,后吸取金文、石鼓文、汉碑篆书等笔法,久而有独到之处,大、小二篆融会贯通,为篆书艺......
<正>中国书法史中一直有着尊古、崇古的传统,但同时,对于变革的探索和追求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对清代篆书的研究中,也能清晰地......
<正>蒋维崧(1915—2006),字峻斋,当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家。生于江苏常州,193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大学......
<正>吴昌硕(1844-1927),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