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祥相关论文
吴泽霖与林惠祥系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前辈,民族文物事业贯穿着他们一生的学术研究,其成就被广为赞誉.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文物采集展......
民国初年的政治与学术背景以及林惠祥自身的学术经历催生了《中国民族史》的诞生。从民族史研究来看,它对中国民族史的学科性质、......
林惠祥、徐松石于20世纪30年代几乎同时提出环南中国海区域"中马同源"与"壮泰一家"的学术观点,本文简述了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林惠祥是中国人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我国学者中,他最早系统地调查研究高山族的历史文化,最早科学地论证台湾与大陆史前族群......
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考古学家林惠祥在《中国民族史》、《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等论著中探讨了民族史理论和方法。他提出:民......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批判的博物馆学研究主张将博物馆收藏、展示视为实践活动,以及具有持续性的科学与社会文化过程,探究博物馆的......
吴泽霖与林惠祥系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前辈,民族文物事业贯穿着他们一生的学术研究,其成就被广为赞誉。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文物采集展......
通过对林惠祥有段石锛研究的经历爬梳,可以看到,林惠祥通过对有段石锛的研究所建构出来的中国东南部、南部与中南半岛的古民族——......
林惠祥在其《中国民族史》一书中,深入研究了中国民族史的学科性质、对象和内容,对中国各民族从古代和现代进行了两重分类,提出了“华......
访谈人:梁艳(以下简称梁)被访人:格勒(以下简称格)访谈时间:2014.5.16日17:00—20:00地点:成都武侯区西南民族大学格勒博士的书房......
<正> 小引我国石器时代遗迹的发现多在华北,北京人仰韶文化等材料都已采入教科书内;华南发现较少而且迟,虽有数处,也不甚为学术界......
<正> 第一节发現經过及遺址 1951年暑期我到龍岩度假。因曾于1937年發掘过閩西武平的新石器时代遺址,又曾發现過閩南的厦門和南安......
<正> 林惠群教授已于2月13日以脑冲血逝世。参加过1956年的全国考古工作者会议的同志们,一定都曾留下這位诚恳而朴素的老科学家的......
匈奴以有别于农耕文明的游牧部落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终在民族融合的历史选择中告别政权实体,而近代以来国内复杂的民族关系又迫使有......
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中国兴起的民族学,接受了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学术观念,当时的学者都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作为中国大......
【正】 一、引言 (一)有段石锛是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徵中国东南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他地有同有异,其明显的差异之一,是......
【正】 揹東西以額承重大約離開現在十幾萬年前,我國境內出現了山頂洞人。賈蘭坡先生在"山頂洞"一書中說:"山頂洞第102號女性頭骨......
<正> 林惠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他的一生,是在对科学真谛的不倦追求和探索中度过的。人类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世界性学科,......
<正> 198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林惠祥人类学论著》(以下简称《论著》)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其论述范围之广,探索问题......
一、百越民族历史的上下限在文献记载中,商朝时的蛮或荆蛮大概包括了越人在内。西周时,越族在东南地区有越、于越等。春秋晚期至战国......
<正> 据有关文献记载,包括今天的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以及江苏的南部地区,曾是我国古代百越民族的活动地域。这支分布在......
<正> 上篇工作报告一、总说(林惠祥执笔)(一)实习的班级:本校历史系三年级学生今年应作生产实习,系里决定在考古学方面作实习.学生......
【正】龙岩市新罗区位于福建省西部,原名龙岩县,1997年龙岩地区改市时改称新罗区,总面积2678平方公里。新罗区地处九龙江源头,历史......
一、林惠祥其人林惠祥出生于1901年,福建晋江人。192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后考入菲律宾大学研究院人类学系,师从菲律宾人类学之父、......
期刊
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林惠祥教授对南洋马来人就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发表了有关马来人研究的系列论著,他的研究成果是我国世界民族......
随着近年来博物馆人类学的兴起,有关博物馆的研究被放置在一个更加宽广的视野,研究者不只限于关注博物馆内的物件,对于博物馆所涉......
语言学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论题。在上古时期语言学可以说是人类学问的全部,它是思维的学问,是符号化和抽象能......
作为现代中国大陆最早开展台湾原住民田野调查的人类学先驱,林惠祥在1929、1935年两次台湾之行中都拍摄了不少台湾原住民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