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价值相关论文
胡培翚《仪礼正义》继承了以往《仪礼》学校勘的优秀成果.该书选用《仪礼》唐石经、清黄丕烈重刻宋严州单注本(严本)作为校勘底本,......
《尔雅》是我国出现较早的一部训诂辞书,也是儒家十三经中重要的语言经典。汉武帝时就有犍为文学进行注释研究,两汉魏晋“注者十余......
唐孔颖达、贾公彦等为诸经所作义疏,本与经注别行,自为一书,南宋以后注疏合刻本出,单疏本遂不显。单疏本保存了孔、贾著述的原貌,有......
谢承所著之《后汉书》,是继《东观汉记》之后第一部以“后汉书”命名的东汉史书。此书取材广博,为以后诸家后汉史书的撰述提供了丰富......
梁章钜《文选旁证》产生于清代《选》学复兴的大背景下,兼容并蓄各《选》学名家成果,沉博美富,堪称《选》学扛鼎之作。其内容主要包含......
《史记》与《孔子家语》(以下简称“《家语》”)二书中记载了诸多儒家先贤的事迹,是研究早期儒学的重要文献。但自魏王肃注本《家语》......
在应县木塔秘藏中,有《无常经》写本残页,此前整理者未能识别,将其定名为“五言诗偈残卷”。木塔秘藏中之《无常经》为辽人抄本,与......
日本古写本《群书治要》中节录了大量的《孔子家语》内容,而这些珍贵的新材料至今没有引起《孔子家语》研究者的注意。文章根据这......
康熙刻本《南山集偶钞》文字可靠。中华书局版《戴名世集》所据之本,有“二十二篇为精钞配补者”。笔者以安徽省博物馆藏足本《南山......
《三国演义》叶逢春本证明有比嘉靖元年本更早、更接近于原本的存在,也证明以“小字注”考证《三国演义》成书年代的可信性。以嘉......
《籀庼述林》是收录了各类考、说、述、释义、叙、跋、钟鼎释文、金石考跋、记辨、书等专论一百多篇,本文兹对初稿本略作探考,或可......
王逸《楚辞章句》的传本不同便异文迭出,因而,对《楚辞章句》异文进行校勘疏证非常必要.明隆庆五年(1571)豫章朱多火奎夫容馆重雕......
历来学界对四库全书版本价值褒贬不一,今笔者以阮刻《论语注疏》为底本,与四库本对校,发现阮元《校勘记》中许多已列出诸本异同或标明......
《文选》陆善经注作为留存至今的唐人《文选》注释学成果之一,为正定《文选》异文、异式,发显《文选》作品真义,补充和是正前注如......
清代的《群经音辨》刺本中,康熙张士俊《泽存堂五种》本是一个代表,在谊书的流传过程中起到了枢纽作用,为学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
唐人赵蕤所撰《长短经》引有《宋略》史论七则,其中两则因不见于它书而可资辑佚,另外五则可补正《建康实录》及《资治通鉴》等所引《......
本文主要介绍胡一桂《诗集传附录纂疏》、刘瑾《诗传通释》、萝复《诗集传名物钞音释纂辑》及朱公迁《诗经疏义》等四部完整收录《......
以中华书局影印《尚书正义》为底本,对校南昌府本、江西书局本,参校道光本、世界书局本等,考校其异文,证明了江西书局本版本最善。......
虞云国、陶敏两位先生校勘《南部新书》后认为《四库全书》本颇具校勘价值。我们通过对《南部新书》异文详细比较,认为《四库全书......
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初刊巾箱本《春秋经传集解》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左传》刻本之一。通过考察刻工可知,该书很可能是南宋初杭州地区......
《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是宋元之际一部重要的诗学文献,是一部以选本形式呈现的诗格著作,但此书在中国本土久佚,而在朝鲜、日本多有......
期刊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是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元代地理总志, 迄今无人对其进行专门研究, 本文作者因整理之故, 举例若干, 就其价值与......
<正>《金刚经》一共有6种汉语译本,罗什译本属于简本中的代表,而玄奘译本则属于繁本中的典型。从古到今,人们一般所说的《金刚经》......
文渊阁钞本<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可以据以校正通行本的许多错误.本文以集部为例,举数则进行证明.......
期刊
敦煌文献中有不少类书卷子。这些类书写卷既有传世类书的早期抄本 ,也有久已失传的珍籍秘本 ,具有较高的文献校勘价值。敦煌文献发......
《仕学规范》,四十卷,张镃编,成书于南宋淳熙三年(1176)。宋代“右文抑武”政策,科举制的发展,古代中国社会的家族制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宋人......
欧阳修是北宋的一代文宗,其文受到后世选家的极力推崇。南宋陈亮编选的《欧阳文粹》是欧公文章最早选本,同时也是精善之本。该书所选......
敦煌藏经洞出土佛经数量众多,这些佛经多为千年以前的古抄本,具有极大的校勘价值。然而藏经洞发现100多年来,敦煌佛经的校勘价值始终......
《古今逸史》是明朝万历年间吴琯私人辑录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55种,244卷。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部分论著和少量论文对《古今......
《龙威秘书》是一部私人辑录的丛书,收录各种作品一百七十七种,共分为十集,其中一、四、五集内容多为清以前的小说与笔记杂著。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