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相关论文
肝硬变合并腹水在祖国医学一般称为“臌胀病”,历代以来对此病记载较多,如内经水胀篇记载:“腹胀身皆大……身苍黄,腹筋起,此其候......
破伤风症,是由于创伤的创口,被风邪侵入而发生口急、痉攣、强直等风痉症状的,古时称为金疮痉。《诸病源候论》说:“夫金疮痉者其......
左金丸又名回令丸,为丹溪名方之一。原治肝火为痛之症,方用黄连6两、吴茱萸1两。连萸之比为6:1。考北宋《太平圣惠方·治水泻诸方......
朱序金,中国古代名医朱丹溪的后人,温和而刚毅。他继承先贤成果,努力创新,创立了五行运药阵法,采用五行诊病、一型一方、子母用药......
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元代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人,因家居丹溪,故世称丹溪先生.青年时,研读儒家经典,36岁时,听到许谦......
"丹溪学说"对朝鲜、日本影响深远.在朝鲜,和编撰时参考了朱丹溪及其门人的医学著作,崇尚丹溪"气血痰郁四伤"理论,还引用了大量方药......
痿证治验1则张金虎,李计生呼市中蒙医医院(010031)1994年8月12日收稿李某某,女,6岁,呼市郊区榆林乡人,1980年6月17日门诊病例。初诊:双下肢痿弱不用,右手握力差.其父......
朱丹溪提出“六郁”理论,越鞠丸为其治疗“六郁”的主方。通过习读原著及相关著述,笔者认为,丹溪“六郁”实际包括标、本两端,其主......
本文对丹溪为主气论者的观点做进一步探讨。研究分析了丹溪主气论的理由和依据。认为史书对丹溪"滋阴派"的结论,理由不够充分。根据......
用古方疗今疾,譬之拆旧料改新房,不再经匠民之手,其可用乎。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专门论述"古今元气不同"之说:"古人有言,‘用古方疗......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是李白在《客中作》中吟诵郁金的诗句。郁金为多年生姜科植物......
名医朱丹溪说过:“五味入口,即入胃,留毒不散,积聚既久,致伤冲和,诸病生焉。”就是说,食物消化吸收后的残渣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去,久了就会聚......
绮石,传为明末人,姓名、居住地均无从查考,人称绮石先生。绮石独擅诊治虚劳,其学术思想一方面宗于《素问》、《灵枢》;另一方面兼采诸家......
丹溪论阳有余,阴不足,所谓阳者,相火也。景岳驳之,谓阴有余,阳不足,而着“相火以位”之辨。各树旗帜.几如冰炭之不相人矣。尝举二者参之,丹......
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其病机复杂,历代医籍论述颇多,早在《......
一位书生因为死了美貌的爱妻,于是终日陷入了无边的悲伤,悲伤肺,不久便病倒了。家人只好带书生前去朱丹溪的诊所诊治。丹溪一面切......
之前分别介绍了崔桐华老中医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经验总结,本篇着重介绍崔老治疗糖尿病的用药特色。糖......
郁证,是指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
最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推出了《医道中和——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心法要诀》,这是中华中医药中和医派的又一力作,是国医大师孙光荣学......
<正>金华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赶超发展,在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换代上亮点纷呈,在浙江全省乃至全国引人注目。金......
为了给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多不断学习提高的机会,经江西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于2015年开设......
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肥胖病之"三关",并详细的介绍了其形成的基础、主要内涵、运用及临床指导意义。......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学术的各个方面都深受其影响。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内经》就是以易理为自己的世界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