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方仲相关论文
<正>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历史学界的影响是巨大的。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变化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而这......
“纪念梁方仲教授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2月5日至6日在中山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香港等地的学者共40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首先......
我没有正式在游修龄先生门下受业,但游修龄先生确实是我的老师,在农史界的前辈中,先生对我的帮助和影响最大,我对先生景仰和感激之情,是......
<正> 梁方仲先生不幸辞谢人世,一瞬又过了十个春秋。他晚年精心编著的关于明代社会经济史的书稿,终于未能写成,这是他直到临终时自......
<正>最近30余年来,一批历史学和人类学学者以"华南"为试验场,在中国区域社会史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其"研究范式已水到渠成"。......
<正> 在中国封建专制时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的体制问题,一向未受到重视。这个问题在唐代中期曾经提上日程,当时某些突出的方镇势......
梁方仲是现代意义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尤其在研究明代赋役制度、人口与土地领域成就卓著。其治史着重整体......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转向浪潮中,老一辈学人陶孟和,春风化雨,兼容并蓄,为同仁们苦心擘画良好的学术环境。梁方仲、汤象龙、吴晗等......
黄册里甲制度,为有明一代基本的户籍与赋役制度。按明代黄册里甲制度规定,每里正管110户,其中设有里长户和甲首户。关于里长户,每里佥丁粮......
<正> 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研究中,耕地和人口的变化往往可以做为一个独立的课题,并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另一个方面,对于中国经......
文章讨论了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人梁方仲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梁方仲先生以其扎实的文史修养和良好的社会科学......
<正> 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俄罗斯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从而造就了一......
梁方仲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社会经济史专家,他编著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是中国经济史统计的奠基性著作;他在经济史统计......
<正>有明一代,战事频仍。为适应国防需要,明王朝于卫所军、募兵等之外,又兴民兵。民兵是明代国家兵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
唐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元、天宝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鼎盛时期,然而唐代的国力到底达到什么水平,至今似......
<正>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推行的田赋改革,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堪......
一说起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大后方聚集文化人的地方,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重庆,那是战时首都,汇集着中央大学、南渝中学等一大批文化教......
【正】 梁方仲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发表了大量学术论著,不仅对所专研的某些具体历史问题提出了不少精辟创见,而且在人......
【正】 预备仓是一项专以储粮备賑为任的仓储制度,为明代所独有。它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以积粮一端最为重要。学界对此至今尚少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