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桂相关论文
汉藏语系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及中国南部的一些周边国家。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汉藏语的研究逐步成为国际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续前)四、字母13、18、28、33;54、52、50、51:这八个字母中,前四个为巴利文有品字母中的鼻音,在老傣文字母中属低音组;后四个是......
汉语平话、粤语以及吴语、赣语方言中存在着“添/凑”用作伴随/并列标记和“再次/重复”标记的情况,并通过语言接触,影响到部分壮......
由戴庆厦、Randy J.LaPolla(罗仁地)担任主编,胡素华、蓝庆元、罗自群担任副主编的《汉藏语学报》第8期于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年轻有为。这四个字可以说是对高华年在20多岁时便已取得相当学术成就的最好注解,而走上语言学研究这条路,是他一辈子的选择,从未改变......
汉语上古音系是汉语语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古音系和近代音系重要的源头。随着学者们的不断研究,汉语上古音系的构拟逐渐走向细密......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昌珠寺钟铭文、叶尔巴寺钟铭文、洛扎摩崖石刻以及敦煌石窟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在语言学这门学科中,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与研究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具有实践意义的。本文主要对著名语言学家李方桂先生和罗常培先生......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唐蕃会盟碑》北、南面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期刊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雪碑(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东、南面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李方桂构拟的上古汉语复声母主要包括“基本辅音+介音”与“s-词头的复声母”两种类型,我们通过对李方桂复声母体系的全面考察,认为李......
<正>特权,是一个常被提起的词儿。我们一般的理解是:个别手握权力的人自以为高人一等,强行享受超出政策、法律的高待遇。其实,生活......
李方桂、柯蔚南两位先生合著的《古代西藏碑文研究》是近年来中外学者关于吐蕃碑铭文献研究的高水平著作,其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
期刊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唐蕃会盟碑》东面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期刊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唐蕃会盟碑>西面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雪碑(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北面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琼结桥碑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作为传统文献音韵学的上古声纽研究之总结─—古音十九纽,在近年来公开发表的资料基础之上,有可能恰当地评价其由来与演变。七十年代......
本文对汉台语关系研究的历程作回顾,并尝试对其间形成的“汉台语同源论”、“澳泰语论”、“语言联盟论”等重要学说的意义及其存......
<正>李方桂的邪母上古音复声母构拟是其上古音声母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之一。以往的邪母音多被构拟为单声母,例如高本汉(1972)的......
一曾运乾的喻四归定说,在汉语音韵学界的影响很深,至今仍有很多人信奉其说。要从根本上将它推翻,显然需要引用下面的假设。假设1,......
美籍华人、语言学家李方桂(1902-1987),是当代海内外颇有成就的优秀学者之一,被语言学界推崇为“语言学大师”“非汉语语言学之父......
杰出的民族语言学家、教育家──马学良先生孙竹马学良是一位傈僳语方面的专家。他在研究傈僳语言、文献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常杰出的......
本文为《汉藏语系上古音之支脂鱼四部同源字考》(载《民族语文》1998年第4期)的再续篇。写作目的仍在指出美国学者白保罗建立的排斥......
<正> 清代著名的音韵学家钱大昕曾经有"古无轻唇音"和"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的论断,他说:"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古无舌头舌上......
大会现场1948年3月27日,中央研究院评议会选出首届81位中央研究院院士。9月23-25日,在南京召开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周年纪念暨第一......
研究语言历史的方法主要有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和依据文献材料的语文学方法。历史比较法以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别为前提,如......
李方桂先生的子女及高足一行六人于2015年3月到中国西南四省重访李方桂先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调查少数民族语言所到过的地方。他......
<正>汉语音韵学史通常分为传统音韵学研究和现代音韵学研究两个层面。现代音韵学研究史是以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18......
<正> 十余年前,也就是1974年7月23日上午,去年刚刚故去的著名汉语音韵学家李方桂先生(1902—1987)在台湾的史语所作了题为《汉语研......
<正> 读了洪波同志《台语声母?b、?d的变异》(本刊1991年第1期。以下简称《变异》),深受启迪。《变异》一文不仅涉及?b、?d声母的......
<正> 李方桂先生为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元籍山西昔阳,一九○二年八月二十日生于广州,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一日卒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正> 一、小引地名是当地居民给居留地及地理实体取的名称,带有明显的民族烙印。外来者往往也名从主人,照以称呼。即使随着历史发......
【正】 我说:对。等韵图还分广韵音系的,这也是宋元等韵图,较难懂;和北方口语音系的,又叫明清等韵图。因为根据北方口语音系加以分......
...
【正】 吴语的声调,“一般有六个或七个”(李方桂《中国的语言和方言》,见《民族译丛》1980年第1期第2页),或说“主要类型是七个或......
一说起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大后方聚集文化人的地方,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重庆,那是战时首都,汇集着中央大学、南渝中学等一大批文化教......
在学术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早年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赵元任先生。但另一位世界级的中国语言学家,被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