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规范相关论文
行政协议兼具行政性与合同性,在行政协议解除制度中具体体现为直接适用行政优益权模式和参照适用民事法律规范解除权模式。行政优益......
诉请撤销行政协议作为一类独立的行政协议争议案件在2019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被明确规......
一、关于案件的法律适用 道路交通事件致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是指因道路交通事件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死亡而引起受害人或其亲属提起......
【摘要】我国《民法通则》确立的自然人人格权制度存在局限性,保护范围狭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突破狭隘的民法实证主义,直接援引宪法授......
一、双务合同办理强制执行公证的可能性在实践中,双务合同数量较多,其是否可以办理强制执行公证始终未得到肯定答复。笔者认为,公......
<正>民法是社会生活的记载和表达,是法律体系这座"大厦"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民法典编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法律传统、法治信仰和法治......
《民法总则》中的民法特别法链接条款,将民法特别法整合到民法之中,使之与民法普通法相衔接,构成民法全部体系的一般条款和特别条......
《物权法》出台前后,关于物权制度设置的很多问题的争论一直方兴未艾,且无定论。在对这些问题的争论中,大部分都是依据西方法学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形态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社会团体的出现。不同类型的社会团体广泛地存在于生产生活的各......
在审判实践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违反法律规定,必然导致合同无效。是否如此,笔者持反对意见,所以有必要加以厘正。法律有其功效......
教育合同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年来,教育机构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争议逐渐增多,有关教育合同法律性质的探讨引起了......
人本主义对中国古代民事法律规范中的所有权的影响是最为突出、最为久远和最具特色的。中国古代法律涉及的所有权,主要是指财产所有......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
行政协议作为一种顺应现代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兴行政行为,使得国家与公民从传统的命令与服从关系逐渐转向服务与合作关系,自我国于20......
自2015年新《行政诉讼法》施行以来,我国行政协议案件数量不断激增,导致其法律适用问题也随之不断激化。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法律......
民事制裁若干问题探付钟心廉一一些通说把《民法通则》第134条第3款规定的“制裁”称为民事制裁,并且将这一概念定义为:“是人民法院依照......
<正> 在我国,遗嘱继承是与法定继承并存的一种继承方式。用遗嘱处理身后遗产,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一项民事权利。由于遗嘱继承的法律......
即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草案,无疑是今年“两会”的重头戏之一。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其地位仅次于《宪法》。如果......
编纂民法典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从而打通民事法律体系"血脉经络",实现对法律条文的"深加工"。未满8岁的孩子,偷偷......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民法典》被称为"社......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
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确认民事主......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
一、现行强制性体育仲裁的法律冲突1.强制性的体育仲裁法律冲突一是强制性与自主性原则的冲突。法律原理中的自治理论主张仲裁是超......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该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
目前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正在修改完善,并将于2020年3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编纂民法典是通过对现......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在立法中已经有明确规定,其中包含了行政协议,在制度层面表明行政协议已成为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所采用的一种重......
<正>行政协议案件作为行政案件,既有其作为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性"的一面,也有其作为公私合意的产物"协议性"的一面。行政协议案件适......
当前器官移植的需求日益加大,为器官移植民法规范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包括未成年人是否能够成为器官捐献者、如何对人体......
远程医疗的法律规范分为事前的公法调整和事后的民法救济。民法调整远程医疗的法律规范根据主体之间不同的法律关系主要为侵权责任......
修改后的新行政诉讼法将行政协议案件作为受案范围一种,最高人民法院也针对行政协议司法审查作出关于具体类型、适用法律规范等方......
2015年施行的新《行政诉讼法》中将行政协议纳入行政诉讼的范畴,民商法学者和行政法学者对于行政协议是否存在、其性质如何的争议......
【正】 中国古代有没有民法?此乃学界一桩悬案。台湾学者潘维和在《中国民事法史》中把中外学者的种种意见概括为“肯定说”、“否......
<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查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行、按照......
【正】 民法的调整方法,是根据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性质,通过制订和颁布民法典或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应该遵守的行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
传统的法学理论认为,国家对社会关系的立法调整,可以通过各种法律规范清楚地划分出来。民事关系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行政管理活动......
<正> 中国古代法律虽说不像西方学者断言的那样,“只有刑法,没有民法”,但重刑轻民确是历史事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法......
<正>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是最为普遍的两类用人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既可以建立劳动关系,又可以建立劳务关系。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