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领域相关论文
网络社会使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管控网络秩序之间产生了紧张的关系,以往的法律法规在界定“网络谣言”、处理这一关系时呈现出明......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重启了新中国成立以后“......
民法渊源是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中一项根本性的制度,对立法者科学制定法律、守法者准确预见行为后果以及司法者正确适用法律都具有......
摘要:深受伊斯兰法影响的回族、撒拉族民事习惯与国家民事制定法在诸多层面存有冲突,致使国家民事制定法在民族地区倍受冷落,甚至于被......
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尚未形成统一成熟的操作方式。依据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是否强制,以及向谁提交的标准分为三种操作方式。通......
公序良俗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在民事领域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各项民事法律法规的确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的......
[摘 要]社会失范理论可以解释当社会变迁时,人们面对新环境因缺乏社会规范调整而出现的行为失范现象。作为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
司法解释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甚至被认为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仅在民事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总共1260条的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
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中国民法典编纂这一浩瀚立法工程取得突破性成果,实现法......
<正>民法典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民法典的颁布将对我国民事诉讼法产生哪些影响?民事诉讼法应如何与民法典相衔接?本刊......
【正】本文案例启示:在买卖合同的送货人非法占有货物的案件中,判断货物归属,也即认定交付完成与占有转移的时间点,是区分此罪与彼......
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确认民事主......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
伴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精神损害赔偿作为保护民事主体人身权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日益突显出其必要性......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就在朋友圈转发了。作为人大代表,加强民......
在对中国民事无限责任进行文字、历史考查的基础上,揭示了民事无限责任的两层法律限制及其原因、利、弊等,使之有利于当事人避免交......
本文在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对外商在华投资的国民待遇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深入了解WTO有关规则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国民待......
惩罚性赔偿是英美法中与补偿性赔偿相对应的一项民事赔偿制度,也是英美法系颇具争议的法律制度之一。现代意义的惩罚性赔偿在英美......
我国领域之广袤、人口之众多,决定了地方立法在国家立法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且近些年来,地方立法正呈现出扩张发展的趋势。然很多人对......
权利冲突本身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值研究的法律现象,它是权利体系自身的复杂性和交叉性的特点的显现,也是社会生活中存在......
公益诉讼制度是为纠正公共性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而采取的一项司法救济措施,其在国外已被广泛接受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诉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