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扩张相关论文
20世纪60~70年代是海洋地理大发现的年代,以赫斯的“海底扩张理论”和勒皮雄的“板块构造理论”为代表,崭新的地球观由此形成。然而,在......
地球为什么会有两极呢?这首先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自转着的地球,就像是一个陀螺。陀螺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性,就是一旦旋转起来,其转......
大部分的边缘海,如日本海,菲律宾海和南中国海等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样,都是由于海底扩张而形成。为了阐明日本列岛形成过程......
近年来,一种新的海底扩张模式引起了广大科学家的重视.它与一般的岩浆型洋中脊扩张不同,属于一种非岩浆或贫岩浆的海底扩张方式,扩......
南海经历了断陷、海底扩张、坳陷、热沉降等构造演化阶段,发育了一系列火山岩.本文以南海西北部为研究区域,以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
2006年9月9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航天飞机的六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20天后顺利返回地球。除了“亚特兰蒂斯”号......
今天,假如有谁说某人发现太平洋,肯定难以置信。太平洋就清楚的标明在地图上,难道还要谁去发现不成?这一命题本身就没有意义嘛。然而,......
(一)海洋地磁测量与处理 地球磁场总强度的测量使用G-801/3型质子旋进磁力仪。测量工作与多道地震、重力测量等同步进行。探头电......
地幔中不同含量的水会对洋壳的生成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不同含水量下的均匀和局部含水地幔会怎样影响洋壳厚度还不清楚.利用动力学......
地球这玩意儿,说小不小,说大不大.飞绕七大洲,俯瞰四大洋,似乎浩浩汤汤,浑无际涯;可是从“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
60年代末期总结大洋地质地球物理观测结果而出现的岩石层板块大地构造学说,继承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的活动论内涵,引起20世纪地球......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地震、火山和海啸都产生于板块相接的地方,也正是在这些地方,地球的暴怒达到了顶点。那么,板块构造是怎样发现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新发现的永珠席状岩墙群位于西藏北部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永珠席状岩墙群规模之大、结构之完整在国内尚属......
首次中国南极南大洋科学考察,向阳红十号船,在往返徳雷克海峡和进行南大洋科考期间;完成了四条剖面测量,分别获得较好旳磁力、测深资料......
在新生代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大洋中,存在一些地块(微板块);同时,澳大利亚板块北部边缘的一些地块先后和澳大利亚板块分......
前些日子,印度洋又上了一次头条。记得上一次印度洋的头条新闻还是马航MH370事件,而这次让印度洋再次出名的又是什么事儿呢? 原来,......
1973年8月2日,"阿基米德"号深潜器载着驾驶员德弗罗贝雄尔、首席科学家勒皮雄和机械师米歇尔开始下潜,下潜的目标是大西洋中脊,它......
依据南海中央海盆大地热流观测值及地壳结构资料,利用地热学方法计算了海盆及周缘壳内温度和热流分布,并得出壳幔热结构配分比例.计算......
主要对与西北太平洋边缘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有关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①郯庐断裂形成于元古代并发生大规模的左行平移,在中......
南海北部ODP1 1 4 8站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沉积以滑塌堆积和长时间沉积缺失为主要特征 .由构造活动引起的沉积间断始于渐新世中期 2......
2010年12月—2011年3月在南海西南次海盆开展了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探测,采用Sedis IV型、I-4C型和MicrOBS3种......
【正】 世界上的地震不是毫无规则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上的。地震住往集中在一些狭窄的地带内。这是为什么呢?而且为什么火山和山脉也......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南海地区的地质构造一直为地学界所关注.本文根据南海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讨论了南海中部的基底岩相类型,并将它......
论述了一个旨在统一板块构造学说和地幔柱学说的地球动力学理论.尽管这个理论基于两个不寻常的假设,它也许揭示了一个系统的地球演......
本文通过对南海4个碳酸盐台地及其淹没事件的分析来阐明南海海底扩张的演化史.南海碳酸盐台地出现在最大海底扩张期,淹没事件出现......
地震层析资料表明,南海地区,自红河口向南经南海、苏录海到苏拉威西海,岩石圈速度低,底部横波速度仅4.4km/s,岩石圈厚度在60~80km,......
米兰红柳沟一带的蛇绿岩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属于北阿尔金蛇绿岩带的西段,由变质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和基性熔岩组成。野外调......
根据交换平衡力学原理[1],简要地介绍了洋壳流的概念及其运动特点。根据运行区域和方向的不同,把三大洋的海底扩张运动划分为不同......
采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1号”调查船及国家海洋局“向阳红9号”调查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冲绳海槽宫古段进行海底地形......
地球科学的发展已逐渐进入对地球进行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的新阶段。如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剧变的天然原因何在;海水缺氧、厄尔尼诺和......
板块构造理论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接近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它的产生、发展、中间消亡到其他理论的发展带动其......
利用横穿西南海盆的地震剖面,结合声纳浮标资料获得的海盆中沉积物及基底的速度结构,同时结合陆上的钻井分层,并与邻区的沉积盆地......
琼东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北部的新生代张性断陷盆地。始新统和早渐新统崖城组属过充填型或平衡充填类型,在盆地各个断陷内均具有砂......
<正>夏威夷地处北太平洋中心地带,是世界上距离大陆最远的群岛—离最近的大陆也有4000千米。这里的上百个岛屿镶嵌在蔚蓝色的海洋......
南海边缘海构造旋回包括古南海形成与萎缩及新南海形成与萎缩两个构造旋回,形成中央洋壳、大陆坡和大陆架。古南海扩张前南海具有......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以海底扩张理论为基础,进一步认为海岭顶部涌出的物质不只是向两侧作简单更新和扩张运动,同时存在复杂......
南海西北次海盆东接东部次海盆,南靠中沙群岛,西临西沙海槽,北依南海北部陆坡,东北宽西南窄,是南海三个次海盆中面积最小的一个海......
提出了澳大利亚是地球上一颗陨落的卫星的假说。 6 700万年前,地球曾吸引它自己的一颗卫星,撞击在东非-马达加斯加附近,这颗卫星就是澳大利......
已发表的大量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和海底钻探文献资料表明,现今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不同部位——海底高原、深海平原、海......
南海北部大陆架发育的珠江口盆地、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属大陆边缘的被动盆地.盆地的演化经历了断陷、拗陷和整体沉降三个发育......
被动边缘是研究大陆张裂、破裂到海底扩张的关键.ODP103、149、173航次对伊比利亚-纽芬兰非火山型共轭边缘的研究,证实了洋陆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