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气旋相关论文
利用0.25°×0.25°逐小时ERA5再分析数据、中国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对2020年5月2-4日移入黄海的温带气旋引发大......
本文利用WRF理想斜压波模式模拟了理想湿大气中温带气旋的快速发展过程,采用拉格朗日轨迹筛选方法识别了气旋内部冷、暖输送带结构......
欧亚大陆作为全球面积最大的陆地,其表层热力异常对区域大气环流的变异及东亚气候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在区域尺度......
利用常规和加密气象观测、NCEP再分析、云图等资料,对2010—2019年春季影响大连的温带气旋特征及爆发性气旋造成的极端天气的物理......
摘要 本文利用NCEP/NCAR 2.5°×2.5°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以及自动站资料,对2016年7月31日至8月1日的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
基于ECMWF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1979~2001年春季蒙古气旋对同期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沙尘暴天......
会议
分析了厄尔尼诺与东亚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而阐明它对一些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的影响,特别是与航海安全密切相关的东亚气旋......
自20世纪50年代末多方合作共同组建“粘虫攻关组”开始,粘虫防治研究发展至今已近60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粘虫频繁......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格点数据识别气旋(EC)的算法一八区域斜率法(ESSD).该方法基于平均海平面气压(MSLP)/位势高度场,主要步骤如下:......
期刊
西北太平洋温带气旋是影响北太平洋上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天气系统。温带气旋常引起狂风、巨浪、暴雨、低能见度等一系列恶劣天气,......
在海洋气象导航实际业务中,转向北上进入中高纬度的减弱台风,往往意想不到地突然加强,造成海上风暴的强度往往超过了强台风的强度,对海......
温带气旋是重要的天气尺度扰动,其异常活动与时间平均流的相互作用会对中纬度环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东亚季风和气候。全球变暖背景下......
文首先研究了浙北沿海由温带气旋(包括江淮气旋、东海气旋和黄海气旋)引起的海上大风的发生规律和气候特征,首次得到了气旋大风发生......
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于8月15日下午在浙江以东约500公里的海面生成,生成后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8月17日......
基于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再分析数据ERA-interim,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1979--2013年期间东亚中纬度地区气旋生成频率和陆面热力异常......
温带气旋是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变化的重要系统,对东亚区域气旋活动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东亚地区天气气候变化机理的认识。......
根据观测统计和天气海洋资料,分析了西太平洋航线温带爆发性气旋活动的气候学特征,并结合个例考查了爆发性气旋的天气与海况特点.结......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和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应用天气分析方法,对2008年第7号台风的移动路径、环流演变过程、物理......
本文选取2012秋季一次地面人工增雨过程,对这次增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受温带气旋影响,水汽与动力条件较好。......
使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2000年4月5~7日引发北方沙尘暴大风天气的蒙古气旋快速发生发展过程做了48h的预报试验,发现含全物理过程时,该......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958—2001年的 ERAˉ40再分析数据和 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ˉ ison Project Phase 5)的6......
1引言卫星观测具有较大的空间覆盖率和时间分辨率,可以快速对大范围环流系统的分布做出全面的监测,已经成为监测和预报业务中的重......
本文对发生在1999年10月中旬~12月初的7个西南太平洋温带气旋,从云图、流场等方面进行了反查、统计,分析了温带气旋活动期间海浪对......
本文对2007年3月4~5日凌晨发生在渤海及山东北部沿岸的一次强风暴潮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利用我国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GRAPES(G......
基于气旋自动追踪方案,利用ERA-Interim逐日4次(每6 h一次)平均海平面气压再分析资料,对1979—2012年共34年生成于65°N以南,北......
温带气旋是指存在于中纬度地区的水平空气旋涡,是中纬度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从分布看,温带气旋在北美发育最多,对北美天气、气候的影......
通过对9711号台风登陆北上穿过山东造成山东特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的分析,并从湿位涡的角度研究了台风演变及山东特大暴雨的形成机制......
文中利用PSU/NCAR中尺度模式MM4对1993年6月初发生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次爆发性气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初夏季节在中国东......
温带气旋是影响中高纬度地区大范围天气气候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研究其气候特征、活动规律和变化趋势对改进天气预报和理解全......
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恶劣天气,除台风、寒潮大风等外.冬季盘踞在北太平洋洋面的温带气旋,对安全航行构成了重大威胁。在北太平洋跨洋航......
2007年3月初,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区受到了自196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风暴潮的袭击,给船舶安全航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由于各船舶单位......
2007年3月4日.一场罕见的超强温带风暴潮席卷黄海和渤海北部海区,给船舶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当时,本人所在的“QYH”轮正在营口鲅......
日本海是船舶来往于东亚地区与美西地区大圆航线的组成部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此区域夏季多雾、冬春季节多大风浪,为了保障船舶航......
受东北冷涡和第10号台风"狮子山"共同影响,8月29日—9月1日朝阳地区出现一次强风弱雨天气过程。台风进入日本海后,强度减弱,与东北冷......
风暴潮是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风暴潮与天文大潮的高潮期相叠,将会造成巨大灾害,世界上绝......
采用滞弹性近似下的二维流体动力学方程组,讨论了中尺度对称扰动的动力稳定性,得到其绝热情况下对称不稳定的判据条件.研究结果表......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07年3月4日产生在渤海西部莱州湾的温带气旋风暴潮的天气系统、风场结构特征以及诱发风暴潮......
2001年11月14日的昆仑山Ms8.1级地震前几天,中国地震台网多个台站都观测到了持续数天的低频震颤波信号.由于这些震颤波发生在强震......
本文首先从亚欧天气图上查找1988-1997年4-7月逐月逐时次位于30-40°N、110-125°E范围内的温带气旋,按气旋所处位置分为......
本文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2007年3月4日-5日烟台沿岸发生的重大风暴潮过程的形成原因。得出此次风暴潮过程是由黄海气旋与北方强冷空......
基于1958~2001年ERA-40再分析海平面气压场资料,客观定义了东亚温带气旋。通过改进气旋客观识别与追踪算法,计算得到1958~2001年气旋位......
文中利用 MM5模式对0108(桃芝)台风温带变性特征及暴雨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0108(桃芝)台风登陆后其大风区向外......
利用 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的6个气候耦合模式中等排放情景———RCP4?5(典型浓度路径4?5)下的模拟结......
本文概要地论述了全球产生风暴潮的天气系统和可能发生潮灾的地理分布.指出了我国是受热带和温带气旋袭击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潮......
对天津港冬季罕见的风暴潮过程,应用天气图、气象观测资料对其天气系统及潮位特征进行了分析,为预报风暴潮过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