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热相关论文
有一次,我碰到一位经常感觉心胸烦热的中年人。他说,自己经常感到莫名其妙的心烦心热,心跳得也比较快。有时候坐时间长,或者工作时间长......
仲秋季节,气温变化大,早晚凉爽,中午烦热,气候干燥,倘若饮食起居不注意,机体易受凉爽、燥热温差大的影响而致病。最多见的是脾胃功能虚弱......
炎夏酷暑,工作和劳动之余喝一碗清凉可口的绿豆汤,自有神清气爽、烦热顿消之感。绿豆中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质......
脸色发黄有很多原因,不贫血也可以发黄。最常见的是先天性胡萝卜素代谢转换酶缺乏症,如果多吃一点黄色或红色的食物,脸色就会更黄,还有......
发热是临床常见之症。《伤寒论》对发热一症论述颇详,据初步统计,其涉及发热的条文共有131条(证属有热而条文中未点明发热者不计......
解热是使升高的体温降到正常。中医古代没有体温计,医生靠手触摸病人的皮肤,或者根据病人主观感觉来确定是否发热。皮肤温度明显......
有机宝石——珍珠 珍珠系珠母贝及蚌的贝壳受刺激后,由外套膜和珍珠囊表皮细胞分泌的珍珠质所形成的颗粒状珍珠。珍珠具有安神定......
莴苣大清早来到这个家时脸上还有许多露珠,它一来就睡着了。过了许久,厨房里的众菜们要开营养会了,莴苣依然睡着。莴苣,莴苣,众菜们叫它......
联用中西药不可“和稀泥” 纪国安 郑继维 日常生活中,有些病人治病心切。往往自作主张地同时服用几种中西药。其实,这种......
这里说的除臭剂可别误会,是我们餐桌、厨房里常见的具有清除口臭作用的食物。 柠檬:性酸,味微苦,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的功效。可在......
粗粮不宜多吃 现代人注重饮食保健,大家都知道多吃粗粮可以保证体内不缺对人体有益的纤维素。但是有多少消费者清楚,粗粮吃得......
马女士今年46岁,近一年来出现了月经紊乱的情况:经期最短3天,最长19天;月经周期最短12天,最长96天;经量时少时多,并伴有五心(指两......
谚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总结,是智慧的结晶,各地小署民谚中就有很多凝聚了养生保健的智慧,一起看一下吧。小暑多......
考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从用量用法、主治证候、配伍应用3个方面,考查相关经方中黄芩的运用规律。黄芩共出现于25首不同的经方中,......
1寒战乌某,女,53岁,干部.以间歇性寒战1年之主诉来我处就诊.患者于1995年12月洗澡后,突发寒战,全身抖动不己,不能行走,持续1h后自......
珠子参为五加科植物珠子Panax japonicus C.A.Mey.var.major(Burk.)C.Y.Wu et K.M.Feng的干燥根茎。具补肺、养阴、活络、止血的功效......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这两句诗很形象地诠释了酷热的夏季,人们如烤箱里的面包,处于烦热难耐的煎熬状态。不想说话不想......
中妇,该患年逾四旬,患痹数载,四肢关节僵直不利,行动不便,每逢春夏之际,四肢大小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遇冷稍减,痛不可触,不能屈......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的下降而导致性激素分泌减少,继而引发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躯体及心理不适症状[1]......
烦热盗汗是指发热伴有心烦,或烦躁兼有闷热,且睡梦中容易出汗,常见于50岁左右的更年期女性。中医认为,当人体内阳气相对阴气更旺盛时会......
梁世绍(1911~1995)是南宁市已故著名老中医。行医60余年,临床经验十分丰富。梁老师熟读经典,活用古方,临证处处顾护正气,呵护胃气,辨证精当......
《伤寒杂病论》分列伤寒和杂病两类不同疾病而辨证论治,"热病"和"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性症状之病"两大体系的不同辨治方法最后落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