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音系学相关论文
生成音系学是生成语法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生成音系学理论的总体框架是由Chomsky和Halle于1968年奠定的,两人合作的著作The Sound Patt......
[摘 要]优选论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兴的音系学理论。优选论是在以SPE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生成音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优选论的......
本文用生成音系学的理论框架分析福州方言韵母系统,得到一些新的认识。作者用两条简单的音系规则统一解释了福州话复杂的“变韵”......
本文从当代生成音系学的音节理论出发,通过对一项二语习得的研究的介绍和讨论,再回到音节内部结构这个根本理论问题。本文认为,在生成......
在汉语中,“多”的发音为[tuo],“墨”的发音为[mo]。为什么在“多”的发音中有[u],而在“墨”的发音中没有[u]呢?本文将从生成音系学......
<正> Chomsky和Halle于1968年出版了《英语音系》(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简称SPE),奠定了生成音系学的理论基础。这本书因......
20世纪60年代,生成音系学诞生,开始了音系研究的崭新阶段.70年代以后,非线性音系理论提出,使得音系研究更为立体.80年代以来,各种......
《底层表达》(Underlying Representations)是“音系学中的核心论题”系列丛书之一,2012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者Mar......
【正】 标记(marking)或标记性(msrkednss)是现代语言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标记理论最初产生于布拉格学派的音系理论,近年来又......
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 )是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音系学理论.其首创者是Mc Carthy &Prince(1993)和Prince &Smolensky(1993).优......
经验证据表明,一个言语集团中系统性最强、最能清楚地显示语言发展进程的音系是人们漫不经心交谈时用的音系,它有着最少的区别对......
音系学是语言学重要分支领域,但它在中国尚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的生成音系学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比国外滞后近20年。近......
底层形式(UF)或者底层表征(UR)是经典生成音系学中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音系推导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表层制约为核心的优选......
<正> 我国语音学工作者跟语言学其他分科的学者一样,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就努力把自己的研究工作跟汉语规范化任务联系起来。罗......
在生成音系学中,"音系"特指说话人对语音组织规律的潜在知识。这意味着从语言本身固有的词汇搜集资料的传统方法只能间接地回答生......
在言语行为过程中,音素与音素、音节与音节、声调与声调之间,因为受相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语音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某些语......
【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是生成音系学的发祥地,并一直对这门学科的发展有着重......
生成音系学的历程和特点王嘉龄Chomsky与Hale合著的《英语音系》(TheSoundPaternofEnglish,以下简称SPE)一书出版于1968年,到今年已经整整30年了。SPE第一次系统、全面阐述生成音系学理......
本文根据几种对汉语方言轻声的语音和音系研究,认为轻声调型是由协同发音和音系制约 条件(或规则)共同决定的,还认为轻声与连读变调具......
现代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其首要任务是探索语言本能,回答"柏拉图问题",也就是儿童语言获得的问题。如今,利用生成音系学理论来解释......
自然生成音系学最早是由加州大学的维特曼提出的一种向传统音位学回归的音系学流派。自然生成音系学理论的中心内容就是对底层表达......
音系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结构音系学和生成音系学两个阶段。本文主要以普通话的语音分析为例来比较二者的不同,并用汉语普通话儿化......
(一) 五十年代中期美国音系学界出现了新兴的生成音系学。与美国结构主义音位学(下面简称音位学)针锋相对,生成音系学强调从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