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团相关论文
为筛选中华绒螯蟹养殖池生物絮团的形成所需最适碳氮比rCN,设置4个不同试验组,分别为不添加葡萄糖(对照)和按碳氮比rCN=10、rCN=15、rCN=2......
为探索糖蜜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其水体菌群的影响,实验利用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添加糖蜜调节水体碳氮比的处理组(C/N=......
抗生素的使用是我国水产养殖行业较为普遍的现象,目前对于传统养殖模式中抗生素使用的研究较为完善。但是对于生物絮凝(biofloc tec......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工厂化养殖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近年来,对虾工厂化的养殖在我国北方获得蓬勃发展,......
生物絮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养殖技术,能够将水体中的含氮污染物转化为有机氮,并将有机颗粒结合起来形成能被鱼类摄食的生物絮团,......
学位
在低温季节研究凡纳滨对虾在室内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下的生长与体成分。试验设置清水养殖(饱食投喂)为对照组,生物絮团养殖(投喂量为清水......
<正>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全世界对于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当今捕捞业产量很难有增长空间,传统养殖模式又会带来诸如水资源的过度......
采用生物絮团、饲料和冰冻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3种饵料,对由同一亲本孵化的(0.017 9±0.000 5) g克氏原螯虾(Procamb......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健康生活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恶化,水资源浪费、病虫害爆发、......
学位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易管理、对盐度适应性强的优点,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产业发展迅猛.传统的养殖模式易导致养殖个体病害......
在水产养殖中,水体中总氨氮(Total ammonia nitrogen,TAN)及亚硝酸盐氮(NO2–-N)等有害氮素的积累会严重影响对虾的健康,对其进行有效......
利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系统进行日本囊对虾的养殖实验,研究温度突变对生物絮团系统中水体氮转化效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将日本......
凡纳滨对虾育苗生产中,由于投苗密度大且饵料易分解,虽有大量换水,但整个养殖周期氨氮浓度时常超出安全范围,对幼体生长发育造成损......
高密度养殖过程中,高的饵料投入,大量换水是保持良好水质最常用措施之一,这些废水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对于对虾的生态可......
大口黑鲈和杂交鳢都是我国淡水重要养殖品种,本文将生物絮团应用到大口黑鲈和杂交鳢零交换水养殖系统当中,从多方面探究这种养殖模......
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原属肉食性鱼类,经过驯化的斑点叉尾鮰可以植物性饲料为食,而近几年国际上大热的生物絮团技术(Bioflo......
由于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也一直备受关注。生物絮团养殖技术以其环境友好型的优点逐渐成为当前的水......
生物膜技术和生物絮团技术作为健康养殖新技术,都具有改良水质、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作用,均已获得一定的推广应用,但生物膜技术仍存......
为探究藻菌生物絮团系统中光照强度对于凡纳滨对虾幼体培育的影响,在实验桶上方分别设置了200 W(L200组)、100 W(L100组)和0 W(L0......
生物絮团是对虾零水交换养殖系统得以有效运转的核心,其对水体水质调控、营养物质循环以及对虾健康生长都有着重要作用。本论文通......
生物絮团技术的提出符合了水产健康养殖的要求,其在凡纳滨对虾、罗非鱼等水产动物中的成功应用为团头鲂的健康养殖提供了参考。本......
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的特征微生物群落与其栖息的生态位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并且行使特殊的生态功能。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他们的生......
为了研究不同碳氮比对生物絮团形成及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生长、抗氧化酶和消化酶的影响, 设置5个不同实验组[对......
近年来,随着海产品需求量的增大,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高密度、大面积、规模化的养殖成为目前养殖趋势,......
从对虾养殖池中分离到高效脱氮盐单胞菌(Halomonas sp.)、弧菌拮抗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及芽孢杆菌(Bacillus sp......
高盐环境是指盐度高于一般海水的盐湖和日晒盐场水体。在此环境下生存的生物一般为嗜盐或耐盐生物。独特的高盐和高渗环境决定了这......
为了研究低盐度环境下生物絮团形成的最佳碳源及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几种混养鱼类对生物絮团的摄食率,于2014年7月~20......
水温18.2~21.9℃,盐度30~32,在室内200 L塑料水槽中添加不同的碳源(葡萄糖、蔗糖、玉米淀粉、地瓜粉等)形成生物絮团,养殖体重(0.9......
采用模拟实验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添加3种微生态制剂及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源,研究了其在生物絮团形成与水质调节中的作用,并......
对一株有脱氮作用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进行简易发酵,以对虾饲料及赤砂糖为培养基,通过正交实验及发酵条件优化,在......
为探明不同碳源对生物絮团鳙鱼养殖水体的影响及内在规律,通过对累积了一定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的鳙鱼养殖水体中分别添加葡萄糖、......
为研究设定密度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养殖池水质指标变化趋势和养殖效果,采用生物絮团技术在室外循......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生产中,在饲养小于4 cm的对虾苗养殖时,循环水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容易出现堵塞出水管过滤网、虾苗无......
从水产养殖生物絮团中分离出一株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功能的菌株L3,研究该菌株的生长影响因子及其脱氮性能。对菌株L3进行16S ......
为了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的碳氮比(C/N),以及不同C/N形成的生物絮团对......
为研究生物絮团对鲫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抗氧化状况的影响,选取均重为(3.24±0.27)g的鲫鱼(Carassius cuvieri)300尾,随机分......
摘要:为了解生物絮团技术在净化池塘水质的同时对池塘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于2015年9月-10月对陕西团头鲂良种场鲤鱼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
通过采集东营和蓬莱地区采用生物絮团技术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培育池(DYt和PLt)及其对照池(DYc和PLc)海水样品,......
利用18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研究蔗糖输入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系统中水体与絮团的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及......
为提高凡纳滨对虾种苗生产的生态化水平,分别以蔗糖、葡萄糖、淀粉为添加碳源,添加量为投饵量的50%,同时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在1000 L的......
目前,我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养殖模式对虾苗的品系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采用不同品系的南美白对虾在同等养殖模......
为减少生物絮团培养过程中的碳源添加和溶氧消耗,节约成本,逐步将C/N比值从15降至7.9,进行低C/N驯化培养。在此基础上,对低碳条件......
本研究采取育苗用水零交换技术,建立2个添加益生菌组(PB1、PB2)和1个对照组(PBN),每个处理3个重复。实验结果显示,弧菌(VLB)与异养......
将单口面积1.33~2.33hm~2、环境相似的6口罗氏沼虾养殖池塘分为2组,3口池塘投喂蛋白质水平为35.4%的饲料,且每日适量泼洒糖蜜(试验......
生物絮团技术(BFT)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是由以色列学者Avnimelech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是指通过向养殖水体外加有机碳源调节水体的碳......
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是一种新兴的改善养殖水质的生态养殖技术,通过添加碳源控制水体C/N比,养殖池内的异养微生......
为了研究生物絮团系统(BFT)中以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为碳源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养殖水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