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殆相关论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名声与生命......
年轻党员干部的成长,事关党的未来。近年来,随着乡镇干部队伍不断年轻化,乡镇机关党员队伍也呈现年轻化趋向。乡镇机关年轻党员干......
老子认为: 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顺应自然(即遵循自然规律)。这一思想,便是老子的“天人和谐”思想......
《易经》与《老子》中关于“复”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易经》的“复”以“天心”、亨通、“无往不复”为主要内涵;《老......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
人生本就一幅绚丽的风景,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我们都是跋涉其中的寂寞旅人,为求得所想,不惜踏破铁鞋,寻寻......
老子并非如常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般意义上地反对礼义,他反对的只是徒有虚名的'礼',而重视'礼'的'质'.我......
道家哲学挺立于号称"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老子》的"道",以对"天"的理性认知,率先宣告了上帝世界的倒塌。"道",作为照亮中国哲学王国的第......
我在陕西汉中张良庙看到两块石碑,一块石碑上刻着“送秦一椎,辞汉万户”8个字,另一块石碑上刻着“知止”两个字。这10个字概括了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