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精神相关论文
文学作品曾一度因“掉书袋”而缺乏审美情感为人诟病.但是也不应该忽视文学作品中“书袋”的价值.如果文学作品没有适当的“书袋”......
王小波一向是以知识分子作家自居的。在他的作品中,“知识分子”是始终无法绕过去的话题。他是个怎样的知识分子,在他的作品中蕴涵着......
徐坤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积极进取的女作家,她以多变的创作风格和调侃式的语言引起学界的关注。学者和女性的双重身份不仅为她的创......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陷入了一切以追逐物质利益为旨归而漠视精神、道德......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文人”、“儒生”、“读书人”、“士”等称谓,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有知识,并且有着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的伟......
《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写于1927年7月,此文从创作的时间上看,1927年7月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
春秋战国时期 ,政治功利主义学派力图要像消灭害虫一样消灭知识分子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孟子提出了他的知识分子理论。孟子从知识分......
傅雷是公认的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之一。他的一生,漂流于中西之间,徘徊于书斋内外,时而高歌猛进,时而低吟踯躅,颇富传奇色彩......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彰显着重要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面对社会道义底......
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的奠基入,是继鲁迅之后新文学的又一面旗帜.他在诗歌、小说、戏剧历史研究、甲骨文研究等领域,有过多方面的突出......
中国现代文学的“农民叙事”有两次热潮:一次是在“五四”文学中的平民题材以及“乡土文学”。以国民启蒙为己任的作家怀着一种知识......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顾问兼外国文艺研究所所长、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葛一虹先生,1913年生于上海嘉定。1927年在上海三育学校上学期......
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又走过了30年的历程。对于这30年鲁迅研究的总结、清理与再思考,已经是一个十分必要的工作。新时期以来的鲁迅研......
王元化晚年致力于编辑出版《学术集林》,乃是继《新启蒙》被迫停刊之后,重新构建中国知识分子话语平台,强调知识分子以常态——学......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大学里,有学术上的自主性,在良好的知识氛围中追求真理,并形成了作为知识分子冲破一切禁忌的怀疑精神和批判......
懿翎《把绵羊和山羊分开》(人民文学出版社,二二年七月版)主要讲述的乃是年龄差距多达二十七岁的小侉子与江远澜之间极富传奇色彩......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人物众多,但总体上刻画并不成功,真正具有知识分子精神的形象很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建国后“......
爱伦·坡在评价霍桑的作品时说,“严格意义上的故事,无疑为最有才能的作家提供了最好的锻炼场地。”①纵观张炜的小说可发现,他的......
【正】张恨水主持报业期间,在其文字表达中,总是包含着一个充满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舆论空间,这个舆论空间是站在民众立场并具有知......
“补天”出自上古神话,之后又被历代文学所重提、重写,逐渐具有了特殊含义。在不断的重提和重写中,凸显出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传统知识分......
作为文化精英的知识分子理应对社会、人类的历史和命运保持一种审视或反省的思考态度,理应成为人民的喉舌,在行为中体现出必要的高于......
知识分子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一个社会里不可或缺,举足轻重。9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及功利主义的影响,知识分......
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是衡量知识分子真义的内在尺度。知识分子凸显的是一种超越阶级意识,阐释终极意义,关怀社会大众的内涵。具有人......
知识分子是任何一个社会的精英群体 ,其精神面貌、价值取向、认识态度等往往对社会起着导向性的影响作用。王安忆的三部小说《叔叔......
<正>在巨大的物欲和名利引导之下,高校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出现了巨大的异化。在这个群体中,或有人利用多种关系和"聪明才智"......
<正>当先锋作家们纷纷从形式主义高地撤退并转向现实时,格非十年磨一剑的"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却......
<正>一对文学的忠诚文学是我的生命信念。我不敢说自己对写作没有一点功利主义的想法,但正因为文学是信念,超功利的想法还是占了主......
<正>一、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对于知识分子的概念,中外各家观点不一,作者认为知识分子的定义应该是一群受过一些教育或是专门的训练......
我从未请托别人替自己的书作过序。这倒不是因为狭隘的傲慢和虚妄的自负,而是觉得自己在书中立了些什么宏论,放了些什么厥词,还是自己......
<正>《黄泥地》(2014年《十月》长篇小说第2期)是刘庆邦的最新长篇力作。虽然说这部小说仍旧写的是乡土农村的现实生活,但其思考的......
塔吉娅娜·尼基季奇娜·托尔斯泰娅(1951年—)是当代文坛上最为耀眼的新星之一。其作品于80年代初一经出版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被......
大学教学的问题表面上是教学形式的问题,实质上是对大学教学的原点认识不清的问题。从知识分子精神出发明确大学教学的原点和人才......
在新世纪以来的"纯文学"讨论中,"反思纯文学"命题的提出,是文学知识分子回归文学领域坐实知识分子精神的体现。"纯文学"讨论中出现......
90年代文学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作家的精神流向已不能被统一的时代“共名”主题所控制 ,呈现出多元化、个人化的趋势。在这种情......
<正>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诗人之多,题材之广泛,反映生活之深刻,艺术风格之多姿丰采,空前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研......
“以译代作”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一种非常特殊的诗歌创作方式。它主要是指在1949——1976年间,一批写作遭遇官方严格限制或完全失......
一、从“散文”开始作为散文家的王尧,同时也是散文研究专家。就笔者所见,王尧第一部学术专著是《中国当代散文史》,由贵州人民出......
在1966—1976年间,一批创作受到限制的诗人以诗歌翻译的方式代替诗歌创作(简称“以译代作”)。这些作品呈现出迥异的文化特质,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