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旱地相关论文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粮食作物重金属超标现象时有报道,已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的安全生产。因此......
我国红壤旱地普遍存在肥力低下、资源利用率低、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等问题,致使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和挖掘。农田间作具有充......
为探讨一种新型的土壤调理剂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其对土壤酸化的改良效果,本研究通过设置4种土壤调理剂施用量(0、750、150......
摘要:【目的】探討江西红壤旱地大豆和花生合理的间作种植模式,为提高作物种植效益及缓解南方红壤旱地作物连作障碍提供参考。【方法......
摘 要:为了筛选在江西红壤旱地适宜种植的优良春大豆新品种,该研究对天隆1号、中豆39、中豆40、赣豆4号、赣豆8号5个大豆品种的生育......
为明确红壤旱地直播油菜(Brassica napus L.)缓释肥(N-P2O5-K2O=25-7-8)一次性侧位深施效果及适宜用量,2017—2020年在典型的红壤......
江西省是我国南方红壤面积集中分布的省份之一。旱地发展多熟种植制度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优势耕作制度之一,在旱地资源优化配置......
江西省于1973年10月10——15日在进贤县召开红壤利用改良经验交流会.会议由省科技组、省农业局、省农垦局联合主持:参加会议的有......
为了进一步探明红壤旱土磷素微生物固持的机理,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微生物类群对红壤旱土团聚体(0.2~2mm)磷素转化的作用.结......
为了探索红壤旱地甘薯适宜的栽培方法,以常规栽培为对照,比较分析不同栽培措施对甘薯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通过主成......
为发展玉米大豆间作产业,提高间作模式的作物产量,筛选适宜于江西红壤旱地玉米间作大豆带宽、行比配置的最佳模式,本研究设置2.0,2......
为了筛选合理耕作制度,发展红壤旱地玉米生产,缓和江西(或南方)玉米供需矛盾,作者于1998年9月~1999年10月在红壤旱地上进行了以玉......
赣中低丘红壤是我省粮食、经作和果茶重要基地。红壤旱地实行以大豆为主的一年三熟制,是良好的传统种植制。当前套种豆,亩产100~12......
针对南方红壤低丘岗区农田种植业结构不合理 ,效益低等问题 ,以市场为导向 ,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 ,引进、筛选、培育新品种......
为明确红壤旱地油菜适宜的种肥播施方式,本研究通过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2年的田间试验,系统分析传统种肥土表撒播(T1)、种......
为探讨间作条件下施氮对红壤旱地玉米、大豆种植系统作物生产力及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2013-2014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园开展了......
在我国红壤地区由于特殊的成土过程导致了植物养分磷较为匮乏,且成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团聚体作为土壤的重要组......
基于红壤旱地(玉米)的长期施肥试验,进行土壤线虫数量分布、群落结构与季节动态研究;同时对不同有机肥处理条件下的环境因子与土壤......
红壤是我国南方典型的土壤资源类型,红壤对磷有强大吸附固定力,磷肥易被土壤中活性铁、铝固定而使有效态磷转化为各种形态的非有效......
[目的]探寻高产高效的作物间作配套种植模式,改善红壤区的种植结构。[方法]设置花生/糯玉米间作、花生单作和糯玉米单作3种栽培模......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随着我国化肥工业的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只注重化肥的投入、忽视了有机肥的投入;只注重农田的利用、轻视农田土壤的养......
<正>江西红壤性旱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49%,受土壤自身性质、自然环境及不合理开发的影响,该类型旱地普遍存在酸化加剧的现象。土......
研究了保水剂在红壤旱地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以提高红壤旱地的含水量,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提高花生产量;以随......
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及抗旱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种植花生相比,种植苎麻可显著提高土壤......
以丘陵红壤为载体,综合施肥种类、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设计CK(不施肥)、N、P、K、NPK、2/3NPK、4/3NPK、缓控释肥(与NPK等量)等8个处......
为了研究红壤旱地花生秸秆腐熟技术,以秸秆失重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室内模拟腐熟考察了低丘红壤旱地花生秸秆室内腐熟条件。以秸秆......
间套作是一种充分利用光、温、水和土壤资源,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的集约化农业栽培技术,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玉米-大......
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优越,光、热、水资源丰富,生长季节长,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潜......
通过推导提出了同穴播种成穴率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同穴播种可以显著提高成穴率,红壤旱地玉米、大豆同穴各播2......
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覆盖对红壤旱地间作生态系统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旱地实施秸秆覆盖后湍流交换热通量增大、潜热交换热通量和......
本文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红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湘南红壤旱地红麻水、肥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水分胁迫降低了生长速度,减少了植株叶面积......
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小气候观测,结果表明:与玉米单作系统相比,玉米间作生态系统在受光结构、通风、湿度、温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排泄物产量不断增加,从1980年的6.9亿t增加至2002年的41亿t,2002年的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工业有机污染物的......
通过长期试验研究,在红壤地区的旱地土壤中,长期施用磷肥的处理,土壤的有效硫在40~100cm出现明显的积累,土壤中的有效硫含量显著增高。......
为了探索低氮条件下红壤旱地秋芝麻高产栽培的适宜种植密度,2016年-2017年在进贤县和南昌县开展试验,研究6个密度(D1-15.0、D2-22.......
分析了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增产增收效应,并从间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农田减灾效应等方面阐述了其增产增收的机理.......
土壤磷素储存容量(SPSC)是基于磷饱和度(DPS)概念提出与发展的指标,可以有效地评估及监测土壤磷素的存储状态及释放潜能。以红壤旱......
为提升江西省春大豆生产技术科技含量,推动江西省大豆产业化健康发展,提出和制定了江西省春大豆栽培技术规程。红黄壤春大豆栽培技术......
研究表明,各处理的土壤容重呈下降趋势,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毛管孔隙度也有增加倾向,以“紫云英-玉米-芝麻”和“油菜‖紫云英/玉米/玉米‖......
以12年的红壤长期肥力监测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连续施肥对土壤磷组分和土壤对磷吸附解吸的影响.连续施用化学磷肥和......
干旱严重制约了红壤旱地的开发利用.为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实现红壤旱地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于2004年7-10月对红壤旱......
通过对红壤旱地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研究,发现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红壤旱地性质影响极为明显:长期施用化肥,耕作13年后,土壤活性有......
以Langmuir曲线测出的Xm值(最大吸磷量)为指标,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旱地土壤的吸磷能力变化特征及影响磷素吸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
红壤旱地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对玉米病虫害的影响研究表明,间作、套种可减轻玉米病虫害。晚玉米间作绿豆,玉米纹枯病和玉米小斑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