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托夫相关论文
动画理论是苏联电影导演维尔托夫和爱森斯坦各自电影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现有研究大多集中讨论维尔托夫的纪录片创作,较少触及爱森......
一这个题目,对于日益走向成熟、进入本体的中国电影来说,多少含有较慢的成份。但是这个题目并不是我们所给予的,恰巧是电影自身所......
论创作的主客关系孙湘源在从摇篮到坟墓的蜉蝣之旅中,现代人面对爆炸似的资讯增量,或者感到无所适从,或者升起了求探、窥视的欲望。......
“所有的事情都与政治有关,甚至包括煮一个蛋”这就是戈达尔时政治电影信誓旦旦的宣言。戈达尔认为:电影体制里的政治,乃是一个意......
本文梳理了抽象电影的诸多方面以及其中出现的时间概念。作者通过对生成性数字作品进行分析,指出作品中时间元素的产生与图像的生......
2000年以来,政治纪录片在美国呈现愈加繁盛之势。政治纪录片代表人物迈克·摩尔(Michael Moore)将第一人称叙事发扬成为其作品的突......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世界上之所以会有超脱寻常的成功人士,大部分是因为他們可以抓住平常人难以注意到的......
身边不少人,常抱怨每逢深夜,虽内心抗拒,但身体必饿。作为朋友,我不忍看他们痛苦,便想到一个机智而诗意的法子。我对他们说,你就想,不是你......
摘要:苏联蒙太奇学派能够成为上个世纪20年代欧洲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中最为重要的电影学派。这归功于苏联电影艺术大师们在电影的革命......
《网络迷踪》是一部关于互联网的本格派推理作品。这部电影的新颖之处并不在于它的电影类型属性,而是在于它通过全新的视听语言完......
更多强调现场实地真实记录的纪录片,很早就有局部运用动画元素来丰富相关表达的做法。最先局部运用动画的纪录片是宣教题材和军事......
<正>一、刘呐鸥及其影像的先锋性刘呐鸥是近代中国文人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典型样本。他从小生长在日本,长期生活在中国的摩登城市样......
1920年以后,随着苏联电影正式进入中国,苏联电影理论对中国早期电影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刘呐鸥的《持摄影机的男人》为例,......
朗西埃认为,电影的运动包含影像视觉化的运动和情节动作的运动,后者来自亚里士多德奠定的以情节为核心的艺术等级传统,并导致情节......
<正>完成于1929年的《持摄影机的人》,是一部具有很强纪实性和多义性的作品。这部作品在19世纪20年代是一部极具实验色彩的先锋派......
<正>从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完成《北方的那努克人》起,从格里尔逊在《太阳报》上首次使用"DOCUMENNTARY(纪录电影)"一词起,近百年来......
其实“3D电影”中的“3D”并非新鲜事物,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的“立体电影”就是3D电影。这里在电影前加个“3D”所强调的是超......
纪录片的本质在于记录。它与绳结记事、贝骨文字以及当今的电脑起初都出自于同一个目的──记录历史、在那个刚刚被发明出来的方盒......
电影,由最初被认为是“奴隶们的娱乐游戏”到如今已被奉为20世纪最广泛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现今,在网上搜索“影像”会蹦出大量如......
<正>很多人就媒体间性进行过种种实验,这里的"媒体"一词多指精神媒介(通神、鬼魂、还魂)。为了对媒体间性领域加以阐述,为了用分析......
<正>从2008年夏天开始,在世界屋脊、山宗水祖之地隔年举办的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让这种特定类型的纪录片,其注重文明的多......
<正>一、阅读让我质疑制度邓小桦(以下简称邓):请谈谈你们生命里比较重要的书。贾樟柯(以下简称贾):现在回顾,路遥的《人生》对我......
<正>在西方,从绘画到摄影再到电影,有一条逻辑清晰的发展线索。[1]法国文艺理论家罗杰·加洛蒂(Roger Garaudy,1913—2012)在《论无......
<正> 概述 当我们在谈到“新浪潮”的那部分时说:“提出社会问题和政治思考对于法国电影实际上还是“禁区”,那是正确的。但在将近......
<正>5.后格里尔逊纪录片:第二变体——真实电影格里尔逊式纪录片/直接电影范式另外一个主要的"变体"——亦属其最伟大的变体——也......
<正> 《心灵与思想》是一部美国人民对越南战争进行回顾和反思的纪录影片。美国街头的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由于受美国当局的宣......
<正>所谓大师,就是那些以个人身影覆盖历史的人。他们被历史选择,又创造历史;他们终结一种传统,又开辟另一种传统;他们撑起一片天......
自三十年代以来,莱妮·里芬斯塔尔便一直是评论界的注意中心,评论她的调子正像对D.W.格里菲斯一样:这位伟大的电影艺术家对电影风......
<正>做电影批评和做导演没有真正的区别,两者都是在创作电影。我虽然以拍电影替代了写影评,但是却在影片中包含着批评的方向。——......
作为前苏联著名导演,米哈依尔·罗姆导演的影片在中国曾拥有广大的观众,其创作观念、作品对电影创作人员有过较大的影响,而他所处的时......
<正>维尔托夫以这样一种方式提醒我们:创作者与现实素材之间……,影片最终所呈现是这种互动的结果,而并不是现实本身。自1952年起,......
<正>1"电影眼"革命《持摄影机的人》1929导演:济加·维尔托夫摄影指导:米凯尔·考夫曼上世纪20年代,苏联的蒙太奇理论引起举世轰动......
纪录片是广义电影中的一大范畴,理论界对它的探讨从来没有中断过。纪录片从无到有,慢慢从剧情片中分离出来,成为电影的一个特殊的......
一位在1929年就勇敢判处世界电影死刑的创世纪天才。他惊人的先锋电影理论是几十年之后著名的“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世界两大......
[作者的话 ]在 2 0 0 0年 7月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期间 ,有一项重大的活动就是 192 6至 1968年苏联电影回顾展。这次回顾展获得的......
关于电影本性问题的争论,是个国际性现象,从二十年代一直延续到今天。我国电影界近来也开始注意研究这个问题了。本文将介绍一些有......
<正>《持摄像机的人》拍摄于乌克兰的敖德萨市,主要分观众入席、城市黎明、人民的工作与休息、体育运动和艺术实践几部分,通过刻画......
<正>无论是谁承认作为语言学上起中介作用的自我反射是构成人类社会行为特征完整性的,就其自身的行为活动而言也必须得承认那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