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静相关论文
在巴蜀书社首批推出的《中华文化要籍导读丛书》中,有一册专著相当引人注目,这就是由杭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闻人军撰写的《考工记导读......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私人藏书出现。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广泛普及,图书编纂的空前繁荣,私人藏书之风渐盛......
我国毕昇研究情况和观点综述蔡学俭北宋毕是举世公认的活字版印刷术发明者,然而他的有关事迹,仅见于同时代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所著《梦溪笔......
纪念李约瑟博士援华50周年及“李约瑟文献展”在上海举行纪念李约瑟博士援华5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1993年12月9—11日在上海举行,李博士在华的老朋友......
朱熹,当我们提起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时,联想到的一定是一名严肃的学者形象。但是,许多人未必知道,朱熹还是一位对宇宙充满了好奇的天文......
在著名学者胡道静先生百年诞辰到来之前,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七大卷的《胡道静文集》,真是一件深得人心的好事。这不但是对胡老最......
张耀伟是一个在南怀瑾思想的影响下从体制内转型起步创业的文化商人,也是一个在南怀瑾支持和帮助下从政府官员蜕变为成功人士的商界......
一小静兄,文史大家胡道静先生之长子也,幼承庭训,文史兼通,恂恂君子。吾三年以前奉调承乏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之职,其时小静兄刚......
摘要:通过对胡道静先生的生平及其著作《中国古代的类书》的介绍,总结先生在类书方面 的研究成果,反映胡道静先生的学术指导意义。......
依据“书钞体”将《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纂之属》分成两类:以被摘抄的原书为单位组织材料的书钞体和划分类目安排所摘抄材......
我不知道胡道静恩师头上有多少耀眼的光环,但我知道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真正的大学问家。他晚年曾兼职为上海一些大学带研究生,最高的......
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必然会提到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因为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而他的<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
1990年12月9日是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90周年诞辰。为了表示对李约瑟博士九十华诞的庆贺,本刊特辑“李约瑟难题’征答”专栏。所......
胡道静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古文献学家、科技史学家。《中国古代典籍十讲》是其不同时期研究中国古籍的论文汇编。本文从图书馆人职业......
<正> 中国学术,历来讲完师承。师承者,指授受有源而学有所出,或指学术、技艺上之一脉相承也。到了现代前期,师承之风仍盛行,师承名......
<正>《庄子》在20世纪的国学研究中是一个焦点。近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家论庄》(胡道静主编)就选录了胡适、冯友兰、吕振......
编者按:我国著名科技史和古典文献专家胡道静先生于2003年11月5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这是我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胡老生前对本刊......
我国“电视新闻”概念的提出要远远早于电视新闻事业的诞生。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敏感的新闻学者就意识到电视媒介产生的重......
【正】 一沈括终年六十五岁,历来没有争论。但是他的生卒年,说法很多。目前大部分学者采取胡道静先生的意见,认为沈括生于北宋仁宗......
人生的路充满着偶然性.仿佛每走一步都是一个十字路口,为你导航的常常不是自己,而社会环境和时代潮流将最终左右你的人生走向.一代......
<正>姚福申,浙江鄞县人。1936年出生于上海,1955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58年被错划为"极右","文革"期间再度身陷囹圄,长期被剥夺......
<正>"新型传播媒介"对历史的塑造,近些年已得到中外史家的高度重视。所谓"新型媒介",不仅指印刷书刊,还包括影响信息传播的各项新......
胡道静先生是安徽泾县人,1913年出生于家学渊源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胡怀琛、伯父胡朴安都是近代著名学者。耳染目濡,从小就培养......
胡道静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古文献学家和科技史专家,他一生著述不辍,留下了近400万字的研究论著。先生不是图书馆学专业人士,却一生与图......
胡道静(1913—2003)是我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闻史学家,自1935年开始,他陆续出版了《上海的定期刊物》、《上海的日报》、《上海新闻......
《册府元龟》门数考许振兴《册府元龟》是宋真宗(赵恒,968-1022,997-1022在位)继父亲宋太宗(赵炅,937-997,976-997在位)编纂载百家的《太平御览》、载小说的《太平广记》和......
胡道静先生(1913~2003)百年诞辰之际,《胡道静文集》(虞信棠、金良年编,2011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文集凡7卷,约400万......
胡道静,上海人,祖籍安徽泾县,著名的科技史家、古文献学家、编辑出版家,成果卓著,誉满中外。曹聚仁在《胡道静——新一代的学人》......
<正>方汉奇、李矗先生主编的《中国新闻学之最》中,有"中国最早论述电视新闻的著作"条目,认为"中国最早论述电视新闻的著作是胡道......
作为我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闻史学者,胡道静的新闻史学观在他的著作《新闻史上的新时代》中得以集中体现。他在继承前辈学者......
“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丝绸传入欧洲时,西方人竟不知光辉夺目的丝绸织物何以形成?……这大概是“神”的主宰吧?于是古代西方人象......
<正>一沙孟海先生在1989年纪念陆维钊先生诞辰90周年的一次座谈会上曾说:陆维钊先生于书坛的重要贡献有二:一、与潘天寿先生一起开......
1946年,胡道静提出"媒介是人体的扩张(延伸)"的观点。该观点的提出既出于他对进化论的深刻理解,又从另一个侧面为进化论思想提供了......
中国学术界对上海地方新闻史的研究已近百年,其流变历程可以划分为肇始发展、体系发展、新生发展及集成发展等4个阶段,特别是胡道......
<正> 的确,手持这具有中国风格篆书题字、精美装订的书卷,读者一定会期待其中是何内容。既然称为农业博物志,那么就不会是普通刊物......
我对胡道静先生,早已拜读他的文章,初次晤面则迟至1979年3月初在郑州召开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编写协作座谈会上,会议是由前......
<正> 说来也怪,胡道静先生毕生不事稼穑,然而见到他的人,都说他长得颇似地道的中国老农。难道说,他长年伏案辑逸中国古农书要籍,探......
胡道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新闻学研究尤其是地方新闻史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在外敌入侵的战争环境下毅然投身抗日救......
胡道静是我国古文献学家、科技史学家,他一生研究丰富,著述颇多,在这些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他在解放以前,也在新闻界工作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