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交结实率相关论文
水稻籼型核不育系培矮 64S、GD -1S、GD -2S和N2 5S对光周期反应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春夏季的不同光周期处理下 ,N2 5S既表现出......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与乙烯、多胺的关系已有报道。骆炳山等报道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的雄性不育与穗中高乙烯水平有关。冯剑......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转换规律是二系法杂交小麦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小麦光温敏不育系的光温敏感时期和光温转换阈值不同,明确......
与野败型杂交稻相比,多数红莲型杂交稻育性和结实率变化较大,该变化与气温密切相关。气温对育性的影响在花粉发育的单核至完熟期,而对......
通过人为控制昆虫的活动,对芝麻传粉媒介及其访花行为进行了研究和观察。结果显示,芝麻是自交结实率较高的作物,在没有虫媒的情况......
浙粳1A属中熟晚粳稻不育系。作单季稻栽培株高90 cm、连作晚稻栽培株高85 cm左右,株型紧凑,穗大粒多,着粒较密,叶片较窄,叶色较深,......
以高粱3个A2类型杂交种(A2TX622×晋粱5号、A2V4×1383-2、A2V4×晋粱5号)和3个A3类型杂交种(A3299×1174、A32457×1174、A3JW×1......
骆驼黄杏是由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培育和筛选出的极早熟、高产、优质肉用杏良种。1.主要特征特性树体健壮,枝干挺拔,成枝力和喜光性强......
通过不同生态点的育性试验,观察了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A31的育性变异,并结合各试验点的光温条件,分析了A31在7个不同生态点的自交结......
以苏英、瑾红、苏星、金背红、紫、暗中明、唐、星散、美国幻儿、斯特拉德奥、金环蚀、苏锦、金娃娃、高贵为亲本,对大花萱草(Hemer......
以高粱A3雄性不育系A3299,A32457,A3JW;相应的保持系B3299,B32457,B3JW;恢复系1174及用恢复系1174与3个A3不育系组配成3个杂交种的F1,F2群......
归纳了中国南方稻区8月中下旬低温的发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明确了保证两系法杂交稻制种纯度的灌水增温幅度以2℃为宜.测定了培......
在不同自然生态条件下对编号为Ms-3,Ms-7,Ms-8,Ms-9的4份水稻温敏不育系分期播种,进行育性观察、差异性分析及稳定性研究,从而鉴定......
通过对春性、半冬性、冬性三种不同感温类型的甘蓝型冬油菜人工春化处理后在三峡库区高海拔地区夏播条件下的性状表现进行观察,分......
试验证明:通过技术处理的两系不育系能够实现双向彻底转育,既防止自交结实,保证制种安全,又能够完全自交结实,保证繁殖产量和纯度。......
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温对培矮64S套袋自交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矮64S冷水繁殖的水温以21℃比较适宜,19和17℃亦可,15......
通过多代蕾期人工自交、系统选育的方法,得到5个优良抱子甘蓝新品系,并对它们的主要园艺学性状作了综合评价.其中,以BC-2和BC-3的......
为明确小麦杀雄荆SQ-1喷施后遇雨及雨后复喷对小麦的杀雄效果及异交结实率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冲洗SQ-1和重复喷药喷水处理,研......
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培育的高粱新品种晋杂25号,幼苗顶土力强,出苗整齐,苗体绿色,株高适中,自交结实率高,穗圆筒形,松紧度中等,粒大粒饱,抗早......
"莲9S"是通过高海拔、低温、长日照加压筛选而育成的高蛋白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23.1℃,在江西稳定不育期达70d以......
研究了在不同季节利用天然露水和人工喷水进行籼稻去雄的效果.结果表明,将颖壳剪去2/3后,经过夜露水或喷水去雄的套袋自交结实率分......
利用低能氮离子柬为诱变源对籼型水稻品系99—02进行诱变处理,在其后代中筛选到育性特殊的突变材料FHS,为了更好地在生产上利用这个......
八倍体小滨麦(Octoploid Tritileymus)与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的杂交研究结果表明以八倍体小滨麦作母本,硬粒小麦作父本时,杂......
向日葵的杂交主要利用了其自交结实率低的特征,通过这一特征培育出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来改良品种。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特点是:不育系的雌......
BNS是一个对温度敏感的小麦雄性不育系,敏感期低温表现不育,高温恢复可育。2014/2015年度小麦生育期间温度相对较高,但BNS的自交结......
YM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是一类含有莫迦小麦(T.macha var.subletshchumicum)染色体片段的新类型不育系,几代田间试验,发现该类不育系......
本文研究了不同基因型不同播期玉米单倍体的自然加倍效果,旨在为单倍体育种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单倍体自然散粉率差......
为了研究温敏不育系在可育和不育温度条件下的花粉发育情况,通过人工控温的方法对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A3017-310和A3017-312减数分裂......
为了揭示小麦温敏不育系BNS366的育性转换规律,为不育系的转育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于2011-2013年度连续2年采用大田分期播种试......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四倍体组培苗为对照,利用组培扦插的方式扩繁苜蓿单倍体植株,筛选适合单倍体炼苗移栽的营养土,并对移栽成活的......
花柱异型是作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遗传表现,形态特征表现为:柱头与花药两种雌雄高度的位置不同,在被子植物中较为常见,包括甜荞。......
以7个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和3个栽培稻(Oryza sativa L.)为材料,研究普通野生稻的花器性状和异交结实率及其相关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