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之世相关论文
旷达豪放的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对发展老子开创的道家学说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关于人生哲学方面的独特思想,尤其值得深入研究......
摘要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奠基人物庄子的集大成之作,是古典哲学的精髓,其哲学理念对世人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本文从处世哲......
“道”是老子道家哲學的最高概念,是宇宙(天地萬物)的本原本體,也是整個宇宙的最高的最一般的規律,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的價值觀的本......
庄子无为的政治思想紧密依托统治者施政运作之过程,阐述了施行无为之政的合理性根基、具体操作过程以及最终的面向三个基本问题,并且......
人类社会由原始的“大同”之世进入“小康”之世,即以私有制为标志的文明时代代替以原始共产制为标志的野蛮时代.在道家看来,社会......
<正> 庄子所著《庄子》一书,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同时也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庄子》散文在文学上的价值以及在文学史上......
本文作者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思想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因患脑溢血症,不幸于1986年7月4日2时40分逝世,享年68岁。......
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态伦理理念。他认为自然之“德”乃是人类所效法的生命准则,要保有这种“常然”之“德......
庄子将无为政治的操作过程统一为"无为为之"的"圣治"理论,依照层次划分为修己、御臣、治民三个阶段,其中包含了以施政者自我修习为......
中国伦理学历代多以儒家学说为支撑,其实,道家学说也是中国伦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庄子提出的自然人......
庄子认为,人的一生面临着命运、社会、自我以及环境等带来的难以摆脱的困境。其中,生态之困主要是指环境之困,是指人身处其中的自然环......
庄子借“至德之世”的怀想,构建了一幅人与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理想蓝图。这理想的社会中生物的多样性得到了最大的保持,“万物群......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以西方"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模式来规范老庄道家存在论思想,从而得出其消极倒退的结论.其实,老......
“在宥”是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庄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逍遥游”张扬的是个体意识和精神品格,是庄子哲学思想......
庄子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其奉行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政治原则充分体现着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以人为本的原则,追求......
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学说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它们表现了身处春秋战国时代在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煎熬之下的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原始同一性意念指对中国远古时代人与自然同一的生存状态的领会,老子表述为“道”,庄子将此生存状态称为“至德之世”。至庄子时代,这......
庄子的美学是一种境界美学。理想人格和理想世界构成了庄子审美乌托邦的主干。庄子对理想人格的设计,既是他在生存的自由之境树起的......
庄子反对儒家的政治思想,认为"仁义"并非"道德之正",不符合人的自然真性,人的自然真性是素朴的、天然的,不应该予以人为的添加。庄......
从庄子到庄子后学,有其逻辑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特色。既无法解决社会与个人的矛盾对立,庄子只......
京派小说家有着浓厚的"桃花源"情结,在其所营造的乡土田园小说里反复描摹着自然环境之美与自然人性之美。京派小说的这种"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