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安相关论文
从卡莱尔对中国士大夫的礼赞到来华传教士对清末儒家教育的激烈批判,欧美世界中儒家教育的形象在两次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重要转变......
本文以音乐学科教育史为视角,记述清末学堂自发始设音乐唱歌课,以及该课被清末学制确认为中小学堂随意科目和被民国学制确认为中小学......
近代中国,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也同时多被冠以“文化侵略者”“侵华先锋”之名,在晚清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小......
花之安生活在清朝后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来到中国,根据其对中国社会状况的分析,就如何救济穷民、赡养老人和抚教孤子等多领域提出......
德国传教士花之安是鸦片战争后来华的著名汉学家。他撰写的大量汉学著述,体现了鲜明的教育观和宗教文化观。其汉学著述体现出精湛的......
《马可讲义》是德籍传教士花之安为了向影响中国社会的官绅和文人学者传播基督教思想而写成的,但《马可讲义》对于中国文化核心问......
1872年,花之安出版了他的德文著作《儒学汇纂》,本书的目的显然是向欧洲人介绍中国儒家。但身为传教士,承担了文化学者的工作,其终......
花之安在《马可讲义》中,不仅比较了儒学与基督教,也比较了释道墨诸家。对于释道二家的出世思想,花之安站在基督教的立场指出,耶稣......
花之安是 19世纪德国新教传教士。 1864— 1899年 ,他在中国从事传教活动达 3 5年之久。他以“文字传教”为工作重点 ,一方面用中......
近代来华传教士花之安所著《性海渊源》一书采取多重视角及评价标准,对中国古代人性论进行了系统的评论。其基本立足点是劝说中国......
明代以降,或受神秘的东方吸引,或由于开拓新的传教地的需要,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然而历史上,传教士多次来华,基督教却始终游离于......
本文主要是对基督教新教传教士花之安在近代中国的传教生涯作了一简单的介绍,着重梳理和评述了其最重要的中文著作——《自西徂东......
德国传教士花之安的《中国音乐理论》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有限几部介绍中国音乐理论的英文著述之一。此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五音......
德国传教士花之安所著《德国学校论略》是鸦片战争后比较系统地论述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开山之作。它全面地介绍了德国普通教育和专......
花之安(Ernst Faber,1839-1899)是德国传教士,19世纪著名的汉学家。他于1864年来华,1899年病逝于山东青岛。他在中国的主要活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