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韪良相关论文
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
什么是法治政府?根据儒家思想理论,法治政府就是依法保障人权的仁政。仁政包括善良政府(善政或良政)、廉洁政府(廉政)等内容。国际......
《富国策》,英文名为AManualofPoliticalEconomy,直译为《政治经济学指南》。此书系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法思德(H.Fawcett)所著,后来......
从卡莱尔对中国士大夫的礼赞到来华传教士对清末儒家教育的激烈批判,欧美世界中儒家教育的形象在两次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重要转变......
我国男子的称呼,过去通行名字并用的双轨制,即名以外,还有字。字是用以表明名的。唐诗人王维字摩诘,是从梵语“维摩诘”而来,通过字使人......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由英国汉学家约·罗伯茨 (J .A .G .Roberts)编写 ,蒋重跃、刘林海翻译 ,时事出版社 1 999年 1月出版的“西......
马克思(1818—1883) 德国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对全......
“有希望革新这古老的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这是北京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长老会教士丁韪......
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任校长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是美国北长老会派至中国的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了62年(1850-......
义和团运动期间 ,针对西方国家掀起的反华、仇华狂潮 ,时任清朝驻美公使的伍廷芳利用其合法的身份 ,为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辩护 ,......
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1827—1916)在华生活逾60年,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一生汉学著述颇多,A C......
京师同文馆清政府扶持下,由丁韪良担任总教习的第一所官办洋学堂。它是清政府主动向西方学习、探索西方强国之路的结果,即“西风东......
“热爱祖国”,从来就是最高指示,就是绝对命令,宛如天命.rn“祖国”与生俱来,仿佛自明,就在你身上,你身边,无须你确认.rn如果有一......
<正>谢颂羔(1895-1974),笔名济泽,英文名Z.K.Zia,出生于牧师之家,毕业于教会大学,曾留学美国,归国后长期从事基督教文字出版及启蒙......
《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学者关于中国学术的议论,是我们认识自身文化的良好借鉴。丁韪良所著《汉学菁华——中国人的精......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处于近代中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最前线,具有传教士和汉学家的双重身份,在此背景下,他在华的文化活动更加值得探......
1880年京师同文馆翻译出版的《富国策》,是近代中国首部经济学译著。其翻译者是同文馆副教习汪凤藻,后经总教习丁韪良鉴定而成。该......
曾执掌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传教士丁韪良对中国的科举和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认为中国的科举系统已经成为行政机构的独立分支,有......
丁韪良最初以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的身份来到宁波传教。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加耶稣”的思想。主张传教士把中国文化看成必须重视的一......
80年前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杂文《拿来主义》,稍念过点书的人大概都读过。先生谈了当时中国人的“送去主义”,并主张和强调......
戊戌变法时期,时在北京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主办了《尚贤堂(新学)月报》,通过寓言和新闻报道,发表了对中国改革变法的建议,同时也向中......
《尚贤堂(新学)月报》是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创办的一份期刊,戊戌变法时期主要发行于北京地区。由于丁韪良曾代理主编过《华北月报》,《......
期刊
面对着千古未有之变局和不愿打开的国门再也无法关闭的现实,自19世纪70年代以降,清朝被迫依次在英、美、秘鲁、西班牙、日、德、法、俄、......
在19世纪初,新教传教士重新进入中国,在传播文化和科学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经济学。郭实腊通过办刊物来传播西方思想,在士大夫之间颇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北京条约》的签订,西方传教士获准进入北京传教,传教士足迹迅疾遍布帝都,成为在京外国人中的重要群体。而美国......
<万国公法>是丁韪良在华期间翻译的第一部国际法著作,其中文版的问世是近代国际法正式传入中国的标志,也是国际法学东渐之肇始.身......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古老的中国尝试打开大门,一些中国人远渡重洋,以惊奇的双眼观察世界。与此同时,一些西方人也飘洋过海,用异域人的......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由于种种原因,外国传教士成为重要媒介。在近代西方国际法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晚清寓华美国传教士发挥了重要作用。......
《星轺指掌》是晚清刊印的第一部专门介绍西方外交制度的国际法译作,影响深远。但关于它的外文原书及其作者情况,中文版最早刊行年......
丁韪良作为较早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之一,在翻译和传播西学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内也同样有所建树。丁韪良认为中国......
中国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人们精神文化的体现,是中国民族一直以来对未来、对创世美好的想象,直到今天依然受到大众的喜爱并得到广泛......
【正】 历史上,只要有许多国家存在,它们之间就有交往,就会产生国际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都有过国际法.在中国,“......
丁韪良立足中国国情,考虑现实社会实际的需要,在京师同文馆开始了中国英语教学本土化的尝试,这不仅体现在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层面,......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天道溯源》是丁韪良早期撰述的一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在宁波传教的思路,本文利用华东师大图书馆所藏清代刊本《天道溯源......
丁韪良(W.A.P.Martin,1827-1916)是一位背景复杂、颇受争议的晚清美国传教士,在华时间长达六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大力译介了西方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丁韪良在华60余年,他对近代中国的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具有积极的开拓和促进作用。一方面,丁韪良作为京师同文馆总教习,对英语学制......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首开风气之先河,引入西方语言及自然科学,从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