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波相关论文
利用中高层大气模式(MUAM)研究20世纪末12月平流层气候态的十年际变化,基于一组敏感性试验评估下边界条件、二氧化碳及臭氧浓度变化对......
平流层突然增温(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SSW)是发生在极区冬季的一种典型低层大气现象。在其发生期间常伴随着极区平流层温度......
地磁场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之一,其伴随着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地磁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同时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应用......
行星波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大气中的行星尺度波动现象,纬向波数为1-5,在许多物理量中均能被观测到。行星波活动对大气中的动力学和光......
学位
大气风场的观测是探测中高层大气的重要手段,大气风场的波动,包括重力波、潮汐以及行星波,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大气内部存在的动力学......
基于1959~2013年的观测和再分析资料以及10.7 cm(2800 MHz)太阳射电通量资料,本文分析了太阳活动变化与东亚冬季气候的相关关系,分......
利用逐日的ECMWF的ERA-40再分析资料,对1957-2002年期间的20次极涡转移型、11次极涡分裂型强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过程以及21次弱......
本文使用NCEP/NCAR及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合成分析、谐波分析、plumb波活动等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遥相关型(Wes......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的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事件与北半球冬季寒潮的联系,本文使用了欧洲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1980年-......
学位
基于太阳信号可在平流层—对流层间耦合传递,本文利用ECMWF 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SIM逐日太阳光谱资料,采用北京气候中心......
近年来,关于平流层与对流层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平流层的重大异常对对流层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利用NECP/NEAR再分析资......
北极振荡(简记为AO)是大气环流在极地地区和中纬度地区之间的一种反位相振荡,空间上具有很强的纬向对称性,时间尺度上从季节到年代际......
本文利用NCEP第二套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期间的E-P通量,讨论了行星波对北半球冬季极涡的作用,通过2008年1月中国......
Northern Hemisphere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Extremes in February under the Control of Downward Wa
Using ECWMF ERA-40 and Interim reanalysis data, the planetary wave fluxes associated with the February extreme stratosph......
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是北半球热带外地区大气环流变率的主导模态,对北半球以及区域尺度气温变化具有重要影响。AO可在......
为了进一步认识北极涛动与行星波之间的关系,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并借助谐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北极涛动异常下行星波的......
利用逐日的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ECMWF)60层模式资料,对2003年12月~2004年2月期间发生的一次非典型的爆发性增温中平流层结构的变......
从天气尺度瞬变涡旋与时间平均基本气流双向相互作用建立异常型的角度,研究了夏季乌拉尔地区大气环流持续异常的形成与维持.首先基......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洪水形成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梅雨异常。异常梅雨的形成与东亚夏季风偏弱及热......
作者回顾了应用叶笃正先生所创立的Rossby波频散理论,来研究准定常行星波在三维大气的能量频散以及在北半球冬季三维大气中的传播......
在对逐日气象资料进行纬向谐波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和讨论了2007/2008年冬季强极涡期间和2008/2009冬季弱极涡期间平流层和对流层不......
本文利用1979-2010年的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北半球环状模NAM指数挑选出的强、弱极涡个例,分析了北半球平流层异常变化过程中行星波的......
使用国家气候中心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1的30年模拟试验资料,对平流层纬向环流场、高空急流、极涡及爆发性增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通过分析1992-2001年的HALOE卫星资料,给出了各纬度带平流层的臭氧混合比的纬向分布结构,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的特征,同时,利用NCEP/NCAR......
利用197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52个基本站温度距平与降水距平百分率资料,计算了三维E-P通量,借助谐波分析和合成分析......
在弱非线性理论基础上,将三维大气中行星波和惯性重力波朋原始非弹性近似方程中分离出来,讨论了典型的2天行星波与惯性重力内波的非线......
首先采用150~100hPa气层20°W~180°,15°S-35°N区域的平均东风和单位面积东风贡献的动能两种办法定义了热带东风急......
大气平流层臭氧的严重损耗将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增加已经是公共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最近几年,平流层臭氧损耗能否对对流层......
利用中国岢岚站(38.7°N,111.6°W)法布里-珀罗干涉仪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的水平风场数据,对87,97,250 km风场长期变化和......
采用北京气候中心大气辐射模式(BCC-RAD)、日本气象厅JRA-55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北半球冬季低纬度平流层上、下两个温度异常区......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中高层大气,包括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是目前人类认知最少的区域。随着观测资料的日益丰富和临近空间飞行器研......
电离层区域存在大量的带电粒子,对无线电波具有反射、折射和吸收作用,电离层内不规则体导致的无线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快速抖动和起......
利用ECMWF提供的60层气象场资料诊断分析了2002/2003和2003/2004年两个冬季的爆发性增温(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SSW)过程,比......
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Northern Annular Mode,NAM)异常能够超前对流层异常十几天出现,并逐渐下传到对流层、影响近地面天气气候。深......
利用气象场的再分析资料和太阳辐射活动资料,对太阳11年周期活动影响北半球冬季(11月~3月)大气环流的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动力学诊断......
通过资料分析,挑选了1965年12月和1968年11月的两次强加拿大型增温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加拿大型增温过程中环流的变化及异常。两次加......
2010和1998年均为长江洪涝年,这两年大气环流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乌拉尔阻塞的频繁发生和异常维持。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的大气环......
Northern Hemisphere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Extremes in February under the Control of Downward Wa
用 ECWMF ERA-40 和过渡分析数据,与 2 月极端同温层的极的旋涡联系的行星的波浪流动被学习。用是的三维的Eliassen手掌( EP )流动......
临近空间大气是指20-120km的大气,是地球中高层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临近空间大气存在着与太阳活动影响的日-地关系和低层气象变化......
利用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的MERRA再分析数据资料,对2009年1月下旬北半球高纬平流层发生的强增温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星波活动进......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运用欧洲中心ECMWF/ERA-40的资料,分析剩余环流速度v·和W·的变化,从而获得行星波的调整对气候的长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约80-120 km的中间层-低热层(Mesosphere and Lower Thermosphere,简称MLT)高度上的大气中存在着各种波动,它们可以从大气风场、......
中性大气中的行星尺度波动及其在中间层、电离层耦合中的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行星波从对流层向上传播的过程中,不断的将动......
人们传统上认为大气平流层很少能对对流层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最近几年的观测研究表明这种自上而下的影响是显著的和非常重要的,特别地......
中层大气是大气波动盛行的区域。这些波动不仅是这里大气扰动的主要形态,伴随其传播的耗散成为作用在背景流场上的动力强迫和作用于......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气象分析场、欧洲空间局ENVISAT/MIPAS卫星观测资料以及平/对流层大气化学输送模式MOZART-3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