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孢霉相关论文
三七(Panax notoginseng)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名贵中药材,具备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每年高发的病虫害,使得三七的品质和收益大......
1.1γ-亚麻酸的结构和性质γ-亚麻酸(拉丁名:Gamma--Linolenic acid,γ-亚麻酸),分子式CHO,分子量278.42,它是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比重......
研究了23种生化因子对Mortierella LsabeLina F-989菌生长代谢的影响.研究表明:供试23种生化因子对生长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
为了克隆被孢霉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相关酶基因,构建了基于λgt10的被孢霉cDNA文库.cDNA文库库容量为2×106pfu.以已克隆的......
为增加被孢霉产生γ-亚麻酸的含量,给出了最佳培养基配方和生产条件,实验证明,新的培养基配方及生产条件使被孢霉脂肪油中γ-亚麻......
目的:选育高产γ-亚麻酸被孢霉菌株.方法:以被孢霉(Mortierella sp.)为出发菌株经过UV诱变处理和甘草酸筛选,获得一株γ-亚麻酸(GL......
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对变株A02生产γ-亚麻酸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我们使用不同碳源、不同氮源、不同温度以及不同C/N进行摇瓶......
筛选了对被孢霉产花生四烯酸(AA)最佳的表面活性剂并确定了其最佳质量分数,发现0.3%Tween20最有利于提高被孢霉的AA产量,并研究了0......
利用紫外线复合氯化锂诱变高山被孢霉SM96,筛选出一株高产γ-亚麻酸的菌株TM11,产量比出发菌株 (25 mg/L) 提高了近3倍.对影响其多......
本文研究了被孢霉液体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及油脂积累、油脂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摇瓶培养时其菌体形态与接种方式和接种量有关......
以被孢霉为出发菌种,经常规紫外线诱变,利用含氯化锂的低温或高糖诱变培养基进行初筛,再经摇瓶发酵和测定相关性能指标,筛选到一株突变......
为考察SM96菌株利用紫苏油发酵生产Ara(花生四烯酸)和EPA(廿碳五烯酸)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几个基本参数,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发酵......
研究了不同浓度谷氨酸对被孢霉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发现当加入谷氨酸浓度为0.8g/L时总油脂和花生四烯酸产量达最高.选择0.8g/L谷......
探讨了采用脲包法富集被孢霉菌丝油脂中γ-亚麻酸过程中原料与尿素和溶剂配比、结晶温度、包合时间及包合次数等主要操作条件对γ-......
把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和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isabellina)的△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1a......
研究了不同浓度毛霉菌油对被孢霉产花生四烯酸(AA)的影响,发现0.3%毛霉菌油可以显著提高花生四烯酸产量,并研究了0.3%毛霉菌油在整......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国内和国外两株γ-亚麻酸(GLA)的主要生产菌(深黄被孢霉和拉曼被孢霉)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然后从不饱和......
以三株被孢霉作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以乙酰水杨酸和SDS作为抑制剂,筛选具有抗性的突变株.通过低温和高糖的筛选,再进行摇瓶......
利用油脂真菌发酵生产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PUFAs)和运用转基因生产特定LC-PUFAs具有......
采用不同糖浓度和温度2个因子共同驯化高山被孢霉SM96.通过驯化发现20℃驯化最佳,较高温度驯化结果不稳定,各温度下8%糖驯化绝对产......
以三株被孢霉作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和表面活性剂正向筛选方法,筛选具有抗性的突变株。通过低温和高糖的筛选,再进行摇瓶试验,得......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对采自云南白马雪山土壤中并经分离和发酵培养的被孢霉菌株SM96的菌丝体油脂中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峰面......
为了提高被孢霉M11的油脂与γ-亚麻酸(GLA)含量,对M11菌株分别进行紫外(UV)、硫酸二乙酯(DES)、紫外与硫酸二乙酯复合(UV-DES)诱变的研究。......
接种量对被孢霉的形态和发酵产γ 亚麻酸有明显影响 ,在摇瓶培养时 ,接种量小于 10 5孢子 /ml时 ,菌丝体呈球形 ,大于 10 7孢子 /m......
1984年从四川省文川县采集的新鲜冬虫夏草上,分离得一新种,经中科院微生物所陈庆涛先生鉴定为被孢霉属的一种,并且进行了培养基配比,pH值及培......
被孢霉332中含有胞内脂肪酶,菌体在外部碳源饥饿的情况下其可被诱导产生,该类脂肪酶可在大于80℃的条件下迅速失活.菌体在常温干燥......
微生物特别是被孢霉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该文对被孢霉产生菌的选育发酵菌种的代谢调控、花生四烯酸的分离、检测方......
利用含亚麻子油的斜面培养基连续传工和逐渐降低培养温度,诱导筛选的方法,从大量丝状真菌中选育到一株产二十碳五烯酸(all-cis-5、8、11、14、17-eicosapentaenoic acid)较高......
分离、纯化及鉴定生姜贮藏期病原菌,筛选出对抑制病原菌效果较好的精油并验证该精油抑菌效果。通过分离、纯化及致病性实验得到了......
对一r-亚麻酸的高产菌株M6进行了含油量测定,并改进了油脂的提取方法:由原来的镁浆破壁改为超声波破壁。实验证明此法得到的油含量多,比原......
期刊
被孢霉属丝状真菌是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主要工业菌株大类,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是在微生物工业发酵逐级放大和......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3株被孢霉,对其营养、温度、pH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菌株间生物学特性存在显著差异。3个菌株的适宜氮......
研究了四种植物油(豆油、棕榈油、花生油、芝麻油)对被孢霉菌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的影响。结果表明:(1)四种植物油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