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在良知相关论文
"念念致其良知"何以可能?这不仅是聂双江、罗念庵质疑王龙溪见在良知说的起点,也是一个普遍的道德实践困境。双江、念庵立根于"未悟之......
"良知说"的提出标志着王阳明哲学最终走向成熟,"良知学"也成为阳明心学的代名词。阳明之后,因其弟子各取性之所近对师说有不同理解......
自龙场悟道起,主体与本体就一直是王阳明良知学说内含的两个重要向度。从对主体性的高扬出发,良知由王龙溪以"上根"视角和"悟"的方式一......
见在良知与现成良知是阳明后学经常提及并引起争论的话语,前者强调的是见在。即良知本体具有先验的完满性,并有当下完具地呈现自我之......
见在良知与圣人同异与否(圣愚之辨)是中晚明思想史上现成良知之辨的一个核心论题。从“体知”的视角深入分析争论双方对“当下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