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学派相关论文
王阳明的“致良知”有两重向度:就本体而言是复良知本体;就工夫而言是率良知而行。王艮则将王阳明的“致良知”发展为“良知致”:......
罗汝芳乃泰州学派发展至顶峰的重要代表性人物,其“求仁”思想既重悟觉又重践履,一方面强调内证自修工夫并形成了一套心性学的义理系......
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城市的地方高校应利用大学语文课堂的教育平台弘扬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提升......
本文在采用中国哲学史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社会史与思想史交融的研究方法将泰州学派劝善运动还原到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去,通......
作为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身本论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明哲保身”则是其身本论中最具争议性的概念。面对明......
泰州自古以来崇文重教,是全国有名的教育之乡。北宋理学宗师胡瑗创办安定书院,倡立“明体达用”的教育理念;明朝思想家王艮创立泰州......
最近重读了日本中国学研究权威岛田虔次(一九一七——二○○○)的名著《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又有了许多新的理解,当然也少不了疑问。......
本文认为“道”范畴是泰州学派王襞审美人格思想的高度凝练,其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审美人格本体论的“自然之谓道”;二......
晚明心学的衍化杨国荣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以个体之心与普遍之理的融合为进路。从逻辑上看,心与理的合一蕴含着二重衍化方向:其一,普遍之......
《爨桐集》是泰州学派重要人物之一何心隐流传下来的唯一著作,最初在江西和湖北两地以不同版本单独流传,直至近代才由容肇祖先生整理......
泰州学派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术流派,它诞生于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明代中叶,崛起于下层大众之间,并在明清之际风行一时......
何心隐是儒家平民学派——泰州学派中的一位重要代表。泰州学派诸公被视为“掀翻天地,赤身担当,无有放下时节”的狂者,而何心隐尤为其......
泰州学派是明清时期的重要学派,其创始人王艮及其后学在继承阳明心学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对于心性良知与百姓日用二者关系的探究,“......
泰州学派是中晚明最为活跃的思想流派之一,对我国中晚明以来的思想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用了五卷的篇......
泰州学派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独特的学术流派,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个学派的成员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他们传承自王阳明的心学却又不同......
罗近溪是我国明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阳明后学中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罗近溪一生生活经历曲折,思想博大丰富,其哲学思想极具生命情怀......
泰州学派是王门后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颜钧是泰州学派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人物,在整个泰州学派发展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
早就听说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落成,一直想去看一看,特别是想去看看王氏宗祠,但因为学业之故,总是未能成行。这次,借暑假空闲之际,我......
为了纪念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逝世 460周年 ,由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与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泰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承办的“泰州学派......
汤显祖致力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除了遵循封建士大夫和学者倾心教育的普遍性原则之外,还在于有着他个人的独特性.这一......
泰州学派发扬光大了王学“狂”的本色.创始人王艮以“百姓日用是道”开拓主体自由的审美心意,颜钧的“制欲非体仁”大胆承认欲望之......
颜钧(1504~1596),号山农,江西永新人,明代后期泰州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泰州学派是阳明后学中具有平民意识和宗教化倾向的学派,其......
此次研讨会于 1 0月 1 1日至 1 2日在江苏省泰州市举行。来自美国、韩国、我国港台地区以及北京、上海、浙江、江西、陕西、江苏等......
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推动了晚明儒学平民化时代通俗文艺思潮的形成与流行。具体到泰州学派产生、流行的核心地区——泰......
本文从构建泰州学派特色数据库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论述了创建特色数据库是实现民间工艺传承、泰州学派振兴、社会文化......
管志道是明末三教融合的重要倡导者之一,关于他的专门研究除了日本学者荒木见悟先生外,中文学术界研究者问津寥寥,这可能与管志道......
晚明泰州学派的功利主义思想与其说是"对宋明理学一大反动",不如说是对统治长达数千年的整个儒家意识形态、整个儒教传统的一大反......
《节本明儒学案》是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时所刊行的书籍。梁启超编撰此书的目的,是为了修身养心用的。但此书关于泰州学派的批语,表明......
泰州学派最为杰出的平民弟子“东海贤人”韩贞,一心向善修道,其追圣与修道思想非常丰富。韩贞一生的追求就是通过修道成圣成贤,但现实......
泰州学派虽然充满了创新精神,但毕竟是阳明心学下的一个学派,所以泰州学派是主张从心悟入手的。韩贞既继承了泰州学派的心学思想,......
明代教育家王栋强调教学以实,反对悬空说教,把讲学的着力点放截言动事为上”。他认为提高讲学的实际效果,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同是以地域命名的学派,泰州学派与永嘉学派的产生都源于域内发达的商品经济,因而两派在经济思想上都主张经世致用,希望通过关注民生来......
王栋希望建立一个人民满意的"王道"社会,但现实社会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对社会制度进行革新,为此他提出了井田、封建、禁肉刑、里选四......
晚明时代,程朱道统愈显腐朽,与理学抑制人性的律己主义方向截然不同,心学对人内心的自律性深信不疑,"致良知"逐渐被社会接受,体现"人"......
明中叶,心学繁盛发展,心学注重个体精神的特点被其后学泰州学派深入发展成心学异端.其突出特征之一是标举自然人性论旗帜,抨击内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等一......
泰州学派是明中期继承发展心学思想的最大流派,其代表人的政治理想近似"大同"理想。王艮、王襞等人为其提供了思想基础。颜钧和何心......
以身为本是王艮思想中最为突出的思想。对于王艮的身本思想,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进一步把握:一是王艮把身视为天下万物之本,将之置于至......
扬州文化以其突出的地位和鲜明的色彩呈现于禹甸之上。它是在扬州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扬州人民以及居留扬州的外地人士长期创造、......
受时风影响,加之个人好恶情感的注入,袁枚对王学的态度呈多样性形态.既对王阳明的"良知"主张作了否定,又并非一味指责;既认为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