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本草相关论文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由北宋唐慎微约撰于绍圣四年至大观二年(1097~1108)。本书系将《嘉本草》、《本草图经》两书......
古代刻工为我国的雕版印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相关研究有助于考察雕版刻书的发展概况,并能为古籍版本鉴定提供重要参考.金元时......
在明代曾大量刊行,其中有文献记载的书坊刻本有正德十四年书林刘氏日新堂刊本、万历六年书林归仁斋杨先春刻本和金陵唐氏富春堂刻......
火硝的藏药名为“赛察”,为硝酸盐类钠钾石族矿物钾硝石.主要含硝酸钾(KNO3).《证类本草》记载火硝“味苦、辛,寒、大寒,无毒”.而......
<正> 蝉花,对于大多数学习中医的年青学者而言,也许并不是很熟悉。其实,蝉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是一些蝉的土栖若虫受到蝉拟......
奇异果: 早在公元前的《诗经》中就有了关于奇异果(猕猴桃)的记载,《本草纲目》中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
以贝币为链环的滇缅印贸易圈的形成 《新唐书》卷222上《南诏传》中明确记载:南诏“以缯帛及贝市易。贝者大若指,十六枚为一觅。”......
是宋代名医唐慎微在、的基础上,广泛辑取了经史百家药物资料编著而成.该书在我国本草文献学史上占重要地位.本文认为该书广泛引录......
《简易普济良方》为明代彭用光所编集,其中与医学相关的大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证类本草》的重新辑编。卷五所附“痈疽神妙灸经”,是在......
北宋本草学巨著《证类本草》,大量征引北宋训诂学巨著《尔雅疏》中的相关文献以助本草名物训诂,这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在宋代之前......
通过汇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中各种地黄在不同篇章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局方》中地黄的应用特点,得出《局方》所......
《本草纲目》收录宋代以前的本草资料,大都转引自《证类本草》。李时珍为了将这些材料纳入《本草纲目》体系,引用时多加割裂或改动......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晦明轩本)所列的"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为我们统计《证类本草》引述的文献资料提供了方便。但这个书目......
《证类本草》是现存最早的综合性本草典籍,本研究基于《证类本草》中对药材产地的记载,参照《陕西省志·地理志》《陕西古代道......
《本草蒙筌》为明代医药学家陈嘉谟所撰,共12卷,是一部综合性本草,为医家启蒙著作。该书最早刊本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其中并......
宋人唐慎微撰<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书前所列"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中有<广利方>.<广利方>三字前无冠名"......
宋蜀州晋原唐慎微(一作唐谨微),字审元,成都华阳人。唐氏世为医,深于经方,一时知名,元祐间,师李端伯招之居成都.其人貌寝陋,举措语言朴讷,而中......
依据《证类本草》中柴胡的本草学资料,考证了汉至唐宋的各个历史时期内,柴胡的药用正品及其流变。方法上依据本草文献结合现代植物......
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收录了晋代葛洪《肘后方》中的部分内容,其著录方式大致有"肘后方"、"葛洪"、"百一方"、"葛氏方"、"葛氏"......
北宋蜀地名医唐慎微所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人简称《证类本草》)是在《嘉祐本草》和苏颂《图经本草》的基础上,系统地辑录了......
重视《证类本草》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210029)赵文业关键词:唐慎微,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北宋时期四川名医唐......
《备急总效方》(现存版本书名《备全总效方》),作者南宋李朝正(1096~1155年),江苏溧阳人,官宦出身。因感于单方之效,遂择取《证类本草》......
由唐慎微编纂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下简称《证类本草》)是现存最完整的一部本草学著作,书中保留了宋代以前的本草学内容,具有......
《证类本草》是宋以前本草文献的渊薮,同时该书中也保存了大量的道教文献。从《证类本草》所固化的道教文献中可以看出道教在求得......
《雷公炮炙论》中共载268种药物,其中178种药物的炮制中使用辅料。这些辅料有通用炮制辅料也有特殊配伍炮制辅料。《雷公炮炙论》......
目的:探讨宋徽宗对中医学的贡献。方法:通过查阅古籍,归纳、分析宋徽宗年间中医药发展状况。结果:北宋初年,中央医官承袭唐制,设翰......
宋代《证类本草》记载7种和州产药材,经考证,干地黄为玄参科天目地黄Rehmannia chingii L.,茵陈蒿为菊科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
通过《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所载“神农药性”勘比分析,揭示出中国本草文献上几个问题。一、《证类本草》“本经药”的药性是不......
傅山(1607年8月11日~1684年7月23日)字青主,别署公之它、公他,别号石道人、丹崖翁、观化翁、侨黄真山、青羊庵主、朱衣道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