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名之争相关论文
19世纪80年代,《东方圣书》的翻译引出了一场译名之争,"God"能否与"上帝"对译的问题再度成为争论的焦点。麦克斯·缪勒作为《......
19世纪新教传教士理雅各是首位系统翻译中国典籍的译家。他在结束东方30年传教生涯后返回英国担任牛津大学首位汉学教授,因在汉学......
中国原始宗教信仰中的“帝”和“上帝”的称号,指天上主宰万物的最高神祇.19世纪初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来华后,从事的两项主要活动是......
1610年,在利玛窦逝世后不久,他的接班人龙华民用他的论文开启了一场争论:龙华民对于利玛窦和其追随者对于基督宗教的神和天主教神......
19世纪,基督新教传教士为“God”的中译名进行了长时间激烈的争论,争论主要围绕着“上帝”、“神”和“天主”这三个名称展开.译名......
理雅各认为中国人的祖先开始使用“帝”时表达的是和God同样的概念,因此他在向西方译介《易经》时用God来表示其中的“帝”和“上......
本文主要梳理了对西方哲学最高概念"存在"一词的不同汉译以及由此导致的争论.批评了对"存在"概念的单纯系词理解.分析了这个概念基......
"GOD"与"上帝"、"神"三词因其语言生成语境殊异而具有自身文化特性。GOD译名之争历时甚久,不仅涉及语言符码的转换,更反映出基督教文化在......
围绕圣经中“God”的中文译名问题发生于1807-1877年间的争论,被称为新教早期的译名之争。英美两国传教士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
《圣经》汉译是佛经汉译后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件大事,但如何精确地翻译基督教的至高主宰"God"(希伯来语的"Elohim",希腊语的"T......
作为明末清初天主教来华暨中西文化首次实质性相遇的“第一接触点”,利玛窦的译名政策受到中国奉教士人的拥护。从文化互释的角度......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教务杂志》中的"译名之争"。从传播中符码转换的维度考查发现,为了使传播得以达成,传教士大多致力于确认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