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新教相关论文
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传播历史较为漫长,近代以来,随着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深。本文以哈尔滨东正教......
养宠物可以降低孩子过敏几率的新闻不止一次出现,迄今为止,没有哪位科学家能对此给出非常科学的解释,但国外的生物学家已经发表了对此......
同学们想了解文艺复兴吗?请听刘老师为我们讲解。 上篇史话我们简单谈了基督教,基督教后来又分裂成了三个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是首位来到中国内地的基督新教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沟通中国文化和西......
本文对基督新教在近代香港的传播情况进行梳理,并对其社会影响予以初步分析研究.根据基督新教在香港传播与发展的特点,可将其历史......
本文关注女性与基督教传播的结合研究,以女传教士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认同为切入视角,以山东省内美国女传教士慕拉蒂活动做个案研究,揭......
基督新教传教士之入华始于1807年,鸦片战争以后他们依靠不平等条约先在通商口岸活动,后来才进入内地。外来基督教要在异土扎根必须本......
美国是一个富有改革色彩的国家,极度推崇个人自由、民主。而旨在限制个人生活习惯的禁酒运动(the Prohibition Movement)无疑在美国......
本文以合肥露德圣母堂为田野点,以大学生天主教徒为研究对象,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当代大学生信仰天主教的现状予以考察。本文的调查......
1877年,外国传教士的入黔宣道,揭开了基督新教在贵州传教的历史序幕。初传之期,尽管传教士不停地辗转游走于汉族地区,并同官府和士大夫......
十九世纪末,传教士的传教策略日益世俗化。传教士除了积极地参与公共事业等世俗性活动之外,还通过创办实业,吸引信徒,从而达到“实......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这里生活着130多个大小民族,信奉着不同派别的宗教.在俄罗斯,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犹太教......
欧洲长期处于基督教的统治之下,由于受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大运动的影响,于1616年爆发了以神圣罗马帝国为战场的新教派与天主教......
20世纪前期,中国东北基督教本色化运动勃兴,主要表现为自理、自传、自养等几个方面.其进程与全国教会既有共性,又有独特之处.东北......
近代来华的基督宗教派别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和东正教。天主教以1641年龙华民为始在山东青州地区展开活动,而相对来说,基督新教直至......
从中国政治的特殊结构来看,未来中国一定会有更多的变化,怎么变?大家都在看。问题是:今天如果我们要用西方的眼镜来看中国,怎么看......
作为内陆省份江西的近代基督教新教活动往往被各种基督教研究的专著所忽略.基督教新教的江西美以美会晚清传入江西后,发展迅速,191......
对韩国基督新教的境外传教活动这一现象,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总结其特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正是由于基督新教......
摘要:基督新教随着英国殖民马来亚而传入,经历了点种、广播和扎根3个传播阶段。英国殖民政府以治理便利和安定发展为先,实行“分而治......
基督新教大约于公元1866年左右传人东北地区。基督新教的教化团体和文化设施在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历经数年,获得了较......
19世纪,基督新教传教士为“God”的中译名进行了长时间激烈的争论,争论主要围绕着“上帝”、“神”和“天主”这三个名称展开.译名......
据学者尤恩德1统计,自1822年马殊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出版第一本中文圣经至1919年第一本官话及文理和合本圣经出版,在前后......
要构建处境性的中国神学,圣经和基督教传统都是重要的资源和规范。在《中国神学及其文化渊源》一书的开头,汪维藩教授清楚地指出:"就......
中国教会应当为上帝所恩赐的两件礼物——圣经和热爱圣经的心——而满怀感恩。我们所钟爱的《中文和合译本圣经》(简称《和合本》)自......
宗教应该在一些公共问题上勇敢发声,并进一步推动跨宗教对话,实现移民融合及不同信仰间的和平共处。2015年1月7日的"查理周刊遇袭事......
基督新教向来注重教民的自身修养和道德建设,崇尚福利慈善。作为其重要分支的清教在这方面更为突出。来到美国后,他们继承这一传统......
19世纪上半叶,基督新教传教士为摆脱其在中国政治、社会与文化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的困境,及时调整传教策略。创办教会学校便是其重......
民国前期与基督新教在华获得大发展的所谓"黄金时期"相重合,这种长足的发展不惟体现在信众群体扩大和教堂数量增多上,也反映在从事宣......
19世纪初,基督新教试图叩开中国的大门.然而,由于清政府严禁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大陆居住和传教,所以,他们只能移师南洋展开对华拓教......
【作者简介】彭妍妍,女,福建宁德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编导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
基督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现象。基督新教2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须臾没有离开印刷文化的支持,甚至,很多时候二者是合二为一的。......
《天津条约》签订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教合法化,大批基督新教传教士涌入苏南地区布道。基督新教较早传入苏州、南京等苏南地......
<正>郭大松教授译编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和桥梁——近代山东早期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及其差会工作》(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7月版......
摘 要:近代香港是基督新教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的避难所和集散地。为拓展传教事业,新教教会及其信徒采用文化手段辅助传教,在近代香港......
美国传教士来华,主观上多具有虔诚的基督新教“使命感”,希望把“普世”信念带到中国;客观上却从属于美国对亚太的政策,传教士来华活动......
澳门是早期基督新教传教士来华活动的重要基地.传教士夫人们1842年前在澳门的传教事业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早期来华传教士夫人们具......
传统观点认为,基督新教主导下的美国早期教育因实用性不强、宗教色彩浓而对社会的贡献微薄。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分析当时的美国国情,可......
一、时代背景葡萄牙与西班牙乃为15、16世纪世界的海上强权,当时往来大西洋和印度洋间,多须仰仗两国的船只和庇护。教廷于是在1493......
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基督教会积极鼓吹侵略扩张理论、为日军军事行动提供服务、协助日本控制沦陷区基督教会,有力地......
在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西学'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会赋予它以不同的涵义,但所有......
18世纪中叶,天主教开始在川东地区广泛传播。19世纪中后期,基督新教开始在这里传播。本文在分析地方志文献的基础上,从传播过程、......
1807年,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到达广州成为第一个来华的新教传教士,随后一些欧美传教士也陆续来华,但由于清政府的禁教政策,使得他们......
<正>据学者尤思德~1统计,自1822年马殊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出版第一本中文圣经至1919年第一本官话及文理和合本圣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