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相关论文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联省自治运动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追求国家转型和政治现代化模式的一次重要尝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民主与独裁......
颜体书法以其独特的审美魅力,赢得了后人的喜爱。民国书法家谭延闿一生精研颜书,尤其勤习《麻姑仙坛记》,以颜体楷书誉满天下。长......
谭延闿在民初战乱迭起、政局动荡不定的艰难条件下,三度主持湘政,排除一切内外阻力,大力推行湖南的实业建设,使湖南的社会经济在某种程......
湖南光复不久,谭延闿取代焦达峰、陈作新执政湖南。谭氏新政权并未改变湖南政权的革命性质。新政权对内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稳定政......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自称梅花庵道人,入民国署清道人,谥号文洁。江西省临川县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
摘 要: 本文以胡汉民1928年9月至1931年10月在南京期间所作的诗歌为考察对象,通过梳理其主要内容,考察其所涉主要人物及史事,并研究撰......
湖南是20世纪20年代初最早提倡自治的省份。湖南自治运动的产生与时为湘系军阀的谭延阄有着密切的关系。他首倡制宪自治在先,又称兵......
"二次革命"中,湖南迟迟独立而迅速取消,谭延闿态度消极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二次革命"的群众基础相当缺乏;南方进步势力内部涣......
2005年初夏,长沙市政府专门面向全社会开展“广泛征集印证长沙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实物)”工作,收获颇丰。其中,一封从民间藏家手中征得......
夭折的"湖南共和国"谭延闿的湘军兵锋直逼长沙,皖系军阀、湖南都督张敬尧故作镇定,表示"与长沙城共存亡"。不过一转眼,1920年6月11......
1923年,因拥兵自重而被赵恒惕撤除湘西镇守使一职的蔡钜猷,转而拥护孙中山,就任湘西讨贼军军长。赵恒惕下令讨蔡钜猷之后,肩负北伐......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人创造城市,城市塑造人。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
长期以来,学界对蔡锷离滇赴京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新发现的史料考证,蔡锷离滇赴京的真正原因是:蔡锷应熊希龄、梁启超和谭......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即有军乐队活跃的身影。1928年2月国民党召开二届四中全会,会场设在中央党部(今南京市湖南路),会议内容是改......
谭延闿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关键性人物之一,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谭延闿政治生涯闪光的年代。......
二十世纪的最初十一年(1900~1911),是清王朝的最后十一年。这是一个内忧与外患交加、危机与生机并存的特殊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由传......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社会动乱往往是导致社会危机的重要因素。清末民初,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盐荒成为辛亥前后社会所面临的......
谭延闿是清末湖南立宪派绅士的代表和首脑人物。他担任湖南咨议局筹办处会办,领导了议案研究会等方面的工作,是咨议局筹办处的灵魂......
谭延闿是武汉国民政府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他的立场转变对武汉国民政府的存亡极其重要。在武汉国民政府建立初期,谭延闿支持迁都武......
谭延闿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国民党元老之一。国共合作时曾和共产党人亲密合作,后思想态度随着一系列历史事件逐渐转变,最......
20世纪初期,谭延闿三次督湘,大力发展湖南的实业建设,重视教育发展,倡导省自治运动,对湖南的早期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
谭延闿是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究其书风成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学古宗颜的学书经历直接影响:学书之路始于翁同龢,后借刘、钱、何为......
谭延闿是湖南民国时期的书法家,一生以颜体书法学习为主。他主张书法学习应以学古为重,取法乎上,且要做到"如镜取影",另外还要多读......
谭延闿和蒋介石先后追随孙中山多年,在广州革命政权内担任重要职务。孙中山逝世后,谭延闿与蒋介石的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自1926......
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发生的《清史稿》被禁事件,过去大多倾向于认为,这是国民政府在文化领域对以遗老为代表的旧的政治势力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