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曾相关论文
“图书是文字的博物,博物是实物的图书。”1937年,时任北平研究院院长的李石曾发表演说,这样阐述博物与图书的关系。此后的70多年间,在......
李富春,字任之,1900年5月22日出生在湖南长沙市三兴街李福星棉絮铺内。1914年,李富春考入第一联合县立中学(又称长郡中学)。1918年4月,李......
1924年11月5日下午,在北洋政府中担任教育总长的易培基匆匆来到吴瀛家,兴奋地告诉他说:“你平常谈的要请溥仪出宫,昨晚我们深夜开了一......
这里所说的“四省三铁路”,系指20世纪30年代前期,在浙、皖、苏、赣四省境内先后投入建设的杭江铁路、淮南铁路和江南铁路(芜湖至南......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
一鲁迅在《隔膜》一文(作于1934年6月10日)中间接谈到当时引起很大民愤的故宫盗宝案:“这一两年来,故宫博物院的故事似乎不大能够......
豆腐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有人说豆腐应该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据说是西汉时的淮南王刘安在炼丹的过程中,以黄豆汁培育丹苗,豆汁偶与石......
日本学者山本条太郎在《远东季刊》上撰文指出:“在1949年共产党获取大陆中国前半个世纪,中国发生过两次规模巨大的反基督教运动:......
革命志士曾仲鸣在1920年代留学法国期间,以法文著述向欧洲读者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弘扬中国留给世界的宝......
至此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之,本刊寻访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在北京战斗生活和故居,以示纪念。在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以前,毛泽东仅......
1911年,爆发了对中国影响至大的辛亥革命。人们习惯于把“辛亥革命”的战场说成是野心家的乐园、政客的竞技场、文人的舞台,有时甚至......
本文以现代文化与教育史上声名显赫的蔡元培、李石曾之关系为中心,凸显他们在担任中法大学校长任上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文化张......
1953年12月1日。中国南海大、小金门海域,天昏地暗,滔浪汹涌。一叶渔舟载着一支送葬队伍。12时整,距渔舟不远处的军舰上一阵枪鸣,......
李石曾是二十世纪的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早年信奉无政府主义,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
《科学》杂志在创刊之后的"公关"活动中,任鸿隽曾凭借早年参与辛亥革命前后形成的人脉,积极寻求国民党上层名流人物的支持。翻检《吴......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我国青年为寻求救国真理、输入先进科学文化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求学活动,它发轫于20世纪初,结束于1925年前......
李石曾出生于清廷重臣之家,受教于社会名流之门,又是同盟会草创初期的会员,种种有利条件使他成为了具有特殊地位的党国元老,1927至1932......
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是在双方内在利益驱动和外部环境许可下而产生的行为,主要有三条交流渠道,即政府、法国天主教和中法民间人士......
李石曾作为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顺应了20世纪初教育救同思潮的大潮流,凭借对西方教育的感悟,提出了勤工俭学思想,倡导、发动......
李石曾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一位不容忽视的人物,在抗日活动中,促进国民党不同派系团结抗日,创办抗日喉舌世界电讯社和《自由世罗鼢,组织国......
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20世纪初我国曾一度兴起乡村教育和建设运动的热潮,其中李石曾在北京西山......
李石曾提出了勤工俭学思想、大学区制思想及教育与学术并重思想,虽然他的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历程仍产生......
李石曾作为近代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信仰无政府主义,主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为实现其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实......
李石曾作为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顺应了中国20世纪初教育救国的大潮流,凭借对西方教育的感悟,提出了大学区制教育思想,倡导、......
【正】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我国青年为寻求救国真理,输入先进科学文化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求学活动,它发轫于20世纪初,结束于192......
李石曾早年留学法国,深受法国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为了发扬学术、普及文化、改进社会,实现其理想的大同世界,他积极进行各种文化活动。......
李石曾的政治思想主流是无政府主义,同时兼有民主主义成分。文章从时代背景、父母及师友的感染、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政治思潮的......
学术界对国民党史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但对于国民党地方党史研究十分薄弱。有鉴于此,本文拟就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直隶省......
李石曾,河北高阳人,其父是显赫一时的晚清重臣李鸿藻。生于显赫之家的他在民国政坛上正常活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属于他的印记。......
晚 清时,李鸿藻不仅是同治皇帝的师傅、同光年间的重臣,还是清流党的领袖。清流党是跟洋务派对着干的,思想大抵保守,对西方多有戒心。......
李石曾是清末民国时期不容忽视的人物,其政治思想以社会大同为最终理想。他把无政府主义作为实现大同社会的路径,但由于无政府主义......
李石曾是清末民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他创办《新世纪》和《民意报》抨击封建统治,宣传革命思潮,组织京津同盟会并开展暗杀等活动,反对清政......
李石曾是清末民初的重要人物,无政府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政治上主张反对一切强权,经济上要求废除私产和货币,意识形态中进行“......
<正>蔡元培与北大是紧密联系、难以分割的。提起北大,蔡元培是其校史上的一座高峰,此后近百年历任校长无一人能超越他的声望。在蔡......
本文主题是讨论国人最初对巴黎歌剧院的接受,以及在后者的示范作用下如何形成国家剧院的理念并付诸实践的。论文分两部分展开,第一......
20世纪初,北京的公共健康一度与西山密不可分,原因是当时的医学界普遍认为具有充足阳光、新鲜空气、丰沛矿泉、秀美风景的山地环境......
<正>北宋时,此地叫保州。从元朝开始,这个城市叫保定了,不过叫保定路,寓意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明朝建府,清康熙八年,直隶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