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世界相关论文
康德至善论中有一个颇具争议的核心观点,即每个人都负有“促进至善”的道德义务。而为何“促进至善”是人的道德义务,他并未清晰地阐......
我们经常假定,君子小人、是非善恶是截然对立的。要是说某某爱憎分明,嫉恶如仇,那就等于说那人有美德和骨气,是莫大的褒奖。在这样的道......
在二十世纪英国小说以记录社会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时候,艾丽丝·默多克(1919—1999)这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小说家却在关注着另一......
心身中有善与恶的因果律 俄国伟大的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道德科学也能够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一门精确的科学,道德世界的一......
一历史的车轮已经碾过辉煌与灾难并存的20世纪——这是一个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空前发达的世纪,也是一个人文精神与道德世界严重失......
臧乐源教授的《天理人伦寻求录》一书,由华文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了。该书分上、下册,共有七部分:哲学天地、道德世界、人生驿站、......
随着江泽民同志“德治”思想的提出和贯彻,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规范体系已成为我们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因为我国处......
道德信仰是主宰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超越有限对于最高道德精神和道德价值的追求,以这种道德精神与道德价值作为道德世界与道德生活......
摘要:中国情理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统,不仅在于契合了中国血缘文化的文明路径,而且其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建构了一套......
“道德世界”是与“伦理世界”相对应的意义世界.“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关系的概念基础,是道德哲学体系中"伦理"与"道德"的概念区......
康德把感觉的材料置于纯粹理性的认识之外,费希特则从感觉材料入手,对实在进行区分。感觉的实在是自然,它在精神的实在中获得自由......
对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进行比较的问题,早在1516年,莫尔在《乌托邦》中就说到,未来社会是一种“更优越的制度”。(商务印书馆1982......
西方德性论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多元理解样态,构成德性论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以一种形态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来总体考察德性......
道德物化成为当前道德面临的最大困境。研究道德问题不得不回答道德面对物质时能否保持“内心”的纯洁,特别是在道德脱离内心的传......
后现代伦理是一种对待现代伦理的态度,以及力图超越现代伦理的一种努力;它批判现代伦理学的规范主义或规则主义倾向,要求终结“伦理的......
受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近代德国的文化精神结构呈现祛魅化态势,启示神学式微,理性神学兴起。在理性神学语境下,莱布尼茨最完美国家......
借助对义务(道德)意识构成的现象学分析,我们可以将康德的至善概念解释为义务意识原构成所预设的道德世界,从而将至善论界说为康德......
道德神学的理性存在是以纯粹实践理性为根据的悬设,其形式表现为: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的二大公设。在其意义上不仅使至善的二因素—......
百年中国人认识西方文明的途径无非两途:要么是文献式的翻译介绍,要么是观念式的中西比较。由于西欧300年的转型在中国被压缩为100年......
黑格尔精神哲学关于客观精神的描述有两种旨趣:《精神现象学》中的思想进路是由"伦理世界观"到"道德世界观";《法哲学原理》中的思......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得人成长基本需要的精神关怀普遍缺失。精神关怀是农村留守儿童道德世界诉求。现实的无奈,家庭德育......
康德法学理论强调人的自然权利并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代表了传统西方法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在我们看来,对于康德来说,如果理性能够......
通过将"人"确立为道德世界的中心,"明明德"的工夫打开了朱子《大学》诠释中的道德世界。在共时性层面上,道德世界具有天人合一的内在结......
荀子的"道德"之路是以"礼"为核心,通过"化性起伪"的方式而得以完成的。荀子将其用力的重心放在现实社会"道德"的构建之上,其最终的指向依然......
自由问题是人类生活面临的永恒问题,也是人类精神追问的永恒主题。这样的追问不断反映在诸多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中,其中以德国哲学家......
经验世界与道德世界是一个人价值认同建构过程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应该是在经验世界与道德世界二者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