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计划相关论文
近些年我国破产企业重整计划中普遍涉及出资人(股东)权益调整的内容。而重整计划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出资人权益无法调......
《企业破产法》规定未申报债权仍可在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予以清偿的规则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设计,未申报债权性质地位、确定时间未予......
重整程序未申报债权的救济问题,源自《企业破产法》第92条第2款,但存在认识上的争议,甚至质疑其存在的价值。关于未申报债权的救济......
债转股最早从域外国家的债务重组中产生,作为一种债权受偿方案适用于破产重整程序。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债转股,自2016年开......
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在适用范围的规定和重整模式的实践上存在欠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重整程序启动难和审理难的困境。为此,......
重整计划生效需要法院的批准,而法院是否批准重整计划直接决定着破产重整能否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经过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具有......
上市公司达到破产界限后,较多地选择破产重整以使公司摆脱困境,重获新生。这一过程往往涉及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以及债务人内部主体......
我国的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源起于美国的debtor in possession制度(简称DIP制度),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2006年我国《企业破产法》中虽......
自2007年6月1日我国《企业破产法》(下称“《破产法》”)施行以来,一方面使亏损及过剩产能的企业通过破产清算制度退出市场,另一方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各国政府为防范疫情扩散,纷纷采取限制旅行、关闭经营场所、社交疏离等政策措施,给多个行业带来休克......
司法重整作为挽救濒破企业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广泛运用于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ST公司)。*ST公司面临经营持续亏损、资产负债率......
破产重整计划强制批准制度,是指当一项重整计划无法获得全部表决组一致通过时,法院在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的情况下,强制性地批准该......
重整计划的正常批准和强制批准是重整计划批准的下位概念,强制批准是对正常批准的补充。重整计划的强制批准是人民法院批准未获债......
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强制批准制度是法院运用公权力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干预和引导,是法院以裁定的方式批准未能得到所有表决组通过的......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87条第2款的规定,在企业重整程序中,即使重整计划草案未获得所有表决组的通过,符合一定条件的,法院可以依申......
当前我国与破产重整制度相关的立法主要体现在200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中,自此我国《破产......
作为破产重整计划批准制度中的一种特殊情形,破产重整计划强制批准制度是指在重整过程中,部分表决组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在符合《......
我国《企业破产法》在破产重整中会根据情况对出资人权益进行调整。其依据包括"重整中出资人权益仍具备一定价值,出资人权益调整符......
我国的破产重整制度是破产法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破产重整中,利益相关者众多,包括债权人、债务人、债务人的股东、债务人的新......
重整制度是破产法发展的重要成果。重整制度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首要目的在于预防破产清算,复兴企业。重整程序的制度设计有助于平衡......
我国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破产法》首次引入重整制度,并与和解、清算制度共同构成完整的破产法律体系。文章评析了我国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