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味相关论文
摘 要:1958年8月5日,时任“国立”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李霖灿先生用网格法在《溪山行旅图》右下角的树丛中,发现“范宽”二字的签款......
如果说中国近现代画坛之间有一座自然的联系之桥的话,那么吴昌硕先生便是这座重要的桥梁。他屹立在晚清民国两个时代交接点上,承上启......
永华学书踏踏实实写钟繇,不去哗众取宠,不妄求,不急于求成,反而成绩日渐突出。有人说,意境不够,永华微微一笑:但儿能学到精髓一二,......
明代正德年间,一种竹刻艺术在江南古城嘉定悄然生成,享誉海内外,人们称其为“嘉定竹刻”。它以刀代笔,以竹为媒,将书、画、诗、文......
无主版套色木刻的创始人王华祥说道:“无主版套色木刻的技术无所谓好坏”。这种木刻技术的出现和存在只不过是为木刻创作提供了多一......
作品简介:印文:善寿。时代:战国。材料:铜。尺寸:纵14毫米,横13.5毫米。作品欣赏:“善寿”是一方战国吉语玺印。此印为长方形,“善......
国画跟烹调烧菜一样,是非常讲究味道的。博览群书的人,特别是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古典诗词有所研究的人,下笔往往有文人味和书卷味;精通哲......
吴昌硕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画家,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写意花鸟画方面.吴先生继承了文人画"金石、书法入画"的传统,并将之进一步......
文章通过对刻瓷艺术发展进程的探讨,全面阐述了刻瓷的艺术特色及收藏价值,提出了当代艺术家继承和创新这一艺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吴昌硕是中国画坛的一代巨匠,他以书入画的艺术实践成为其作品的鲜明特点。吴昌硕的"金石味"形成与他诗书画印密切相关,他在诗书画......
清代,随着金石学研究范围的扩大,许多学艺兼善的学者开始由考据进而用金石的笔法入书,形成了后人所称的"碑学",这促进了清代书道的中......
钱松喦作为"新金陵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以精湛的传统笔墨技巧融合时代特征,呈现出个性强烈的"钱氏山水"样式,在二十世纪新中国美术史......
<正>篆刻艺术与其它艺术一样,不仅要有纯熟的技法,还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所谓"艺进乎于道",指技法的掌握是为艺术进入道的高级......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秦汉以前,书、画、刻处于合的混沌状态。自秦汉至宋,书、画、刻有分有合,最终还是从独立发展走向了文人画中书画印完美的高度融合......
在今天,艺术家的地位与同门类的老祖宗工匠们相比,直有天壤之别。如篆刻在明末,许多大名士都擅奏刀,且有印作传世,但惟恐与'工......
<正>一晚清时期,专制王朝对文艺领域的控制出现松动,有识之士纷纷积极酝酿书画改革,自赵之谦开启变法大门之后,金石意趣成为主导晚......
<正>乾嘉以降,在山水画领域,"海内绘事家,不为石谷牢笼,即为麓台械杻",绝大多数画家沉浸在"四王"的传统之中,徘徊前进,陷入了创作......
“线”之于国画,为画之“骨”,无“线”即“没骨”。唐代张彦远曾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无线者非画也”,由此可窥“线”于国画......
"我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人家说我善于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人家说我擅长书法,其实我的金石更胜过书法。"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