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品相关论文
笔者通过舞剧《只此青绿》的舞蹈片段,探讨舞蹈本体的宋代美学。《千里江山图》的承载媒介发生变化,由线条和色彩转向舞者身体,舞者运......
恽寿平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理论家,他的写生、山水作品都具有清逸妍雅的特点,特别是没骨花卉创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恽......
元代画家倪瓒在诗、书、画、艺术思想上都有显著的成就,在士大夫的心目中享誉极高。倪瓒个性鲜明,有清雅孤高的逸气与超然绝俗的出......
王莽岭 山西太行山王莽岭,位于晋豫两省交界处的山西陵川,目前还是一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景胜地。提起太行山,人们往往想......
在我国近代百年之问的画家中,名经著录者在千人以上,然而能开宗立派,独具风格者则不过数人而已。宾虹老人即是这数人之一。先生善......
以“家”的名义 新年再度来临,怎能缺少一场精心布置的家宴?茶具、餐器、桌椅……更是家宴中不可缺席的小小座上宾。当然,在这辞旧......
每个周末去姐姐家,心里都艳羡不已。姐姐住在半山逸品,小区坐落于襄城胜利街,岘山东北麓,枕临岘山森林公园,依山傍水,远离闹市,可一览汉江......
我们需要这样的音乐,我们要这样度夏。我们相信自己,我们讨厌城市,我们孤独着认识很多人,我们被现实冷落……因为孤独而庆幸被如此冷落......
如果说中国近现代画坛之间有一座自然的联系之桥的话,那么吴昌硕先生便是这座重要的桥梁。他屹立在晚清民国两个时代交接点上,承上启......
元代时中原易主,汉人地位很低,很多文人不愿意出仕,寄情于书画,醉心于佛老.而元代的山水画有着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方从义的山水画......
在传统的中国画论评中,有所谓逸品。逸品或者指精神的超越,或者指画法的突破。这种精神的超越,往往是个体的超越。已故山东传统派画家......
在中国传统文人画中,“尚简”历来被认为是文人画最突出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特别是文人画发展成熟以后,尚简几乎成为文人画家们......
摘要“唐诗”是唐朝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代表性的精英文化形式,佛教造像在唐朝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其艺术设计中同样洋溢着诗性精神......
1985年,广州第一家画廊开业。这一年,陆续又出现了几家画廊如金雅轩、鲁逸堂、汇豪社等,这些富有粤式风格的名字,说不上土也说不上洋,透......
倪瓒是元四家之一,倪瓒作品中所呈现的意境与风格与其自身的经历以及感悟密切相关。在元代这个书画相辅相成的年代,倪瓒绘画的萧远......
北宋初,蜀人黄休复对唐人朱景玄的“神、妙、能、逸”四品说作了一个大的更动,特意将居于四品之末的“逸品”冠于神、妙、能三品......
2005年的中国当代画坛,宋唯原(字胤儒)如一匹重量级的“黑马”跃然而出。无论是在中央美院等国内著名美术院校,还是在拍卖会、展览会......
江南水墨画派的特色及水墨画的缘起江南山水画可能很早就与水墨画法发生了关系,这是因为文人崇尚的自然主义审美早在晋宋已成为江......
武艺集评Comments on WU Yi’s Works武艺在笔墨上的智巧更多源自于他自由的天性,他把古代绘画中的“禅意”悄然转化为一种当代文......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的语境中,邵译农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从30岁前对中国传统的极端抵制到30岁后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 邵译农的作品......
【摘要】罗牧是江西画派的代表人物。江西画派作为中国画流派之一,到底有什么样的风格呢?笔者从其师承和所受教育以及绘画技法的关系......
【摘 要】唐代朱景玄于《唐朝名画录》中将逸品与神、妙、能三品并置。后黄休复在《圣朝名画评》中将逸品放首位。逸品体现文人士......
时间的特性——秩序性与空间方位上、中、下关系表象在古代书法品评实践中的体现和运用,由此而形成的书法空间立体审美视角,其实质......
"逸品"之说滥觞于唐宋时期而成熟于元代,多流行于体现释道隐逸精神的书画创作领域。如果说隐逸在宋代文人墨戏中还只是一种心隐的......
“逸品”审美地位的提高,催生了中国写意水墨发展.中国水彩画家吸收了“逸品”的美学特征,使中国水彩产生了一批具有中国独特审美......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对画家进行品评,这是第一次在著作中对大量画家进行品评.其中很多品评的词语已然是对品第的描述了,如“......
“逸品”作为中国画学思想中的一个经典理论,始于唐朝,成熟于宋朝。《圣朝名画评》作为北宋一本十分重要的画学著作该理论则缺位,......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画论中品评绘画等级的“自然”和“逸”的关系。从画论本身出发,首先分析了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自然......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隐士可以说是一种很特殊的群体,也是中国历朝历代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遍观中国美术发展史,不难发现,在画史上起......
乔治·莫兰迪的绘画给人一种宁静、淡逸的感觉,他终其一生追求着、开拓着一种宁静淡泊的境界,在艺术追求上与中国"文人画"之"逸品"......
逸品美学观源自中国的道家文化,最早始于人物的品评.从六朝开始到宋代,绘画的逸品逐渐正式确立.逸品美学观的出现与宋代中国南方文......
【正】八大山人名朱耷,是中国17世纪的伟大画家、书法家。生活在明末清初,原为明宗室。明亡后为了逃避政治迫害,出家为僧,因与石涛......
人有其情,适遇其境,情境相合,契而如一,并相互激发映射,方能产生情境共振的现象。如此,执笔为辞,自然流出,乃至与文体、语言、文化......
《益州名画录》实为一部画学著录之书,且同时兼具有史传和画品、画论性质。本书保留了离作者生活时代非常近的当代绘画史料,在相当......
我与红举相识于2008年夏天河南辉县关山笔会,此后交往密切,彼此之间有了较深的了解。 边红举给我的印象是做事低调、谦虚好学,对绘......
道家哲学为中华文化之精华,"自然"则是道家哲学的思想中心。老子"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为"天然""天成""自然而然",在于对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