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频数相关论文
本文在一维时变雷暴云起电放电模式的基础上,分别利用CCOPE和STEPS中一次雷暴的实测探空资料对其结果进行了初步模拟;在此基础上通过......
利用闪电和降水等资料,分析了2020年湖北省“6·27”特大暴雨过程闪电与降水活动特征,探究闪电与强降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本次......
本文利用VLF/LF三维闪电监测定位资料,结合雷达及加密地面自动站等资料,详细对比分析了北京地区三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闪电......
本文应用2011年至2012年江苏省地区闪电定位资料数据,通过统计、绘图等方法分析研究了江苏省地区的闪电频数、地闪电流平均强度的......
结合地闪定位资料和TRMM卫星LIS观测的总闪电资料对一次飑线过程闪电活动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这次飑线过程的正地闪超过了负地闪,占地......
本文利用辽宁省大连市2007年1月-2011年12月连续5a的闪电监测数据,分析了大连地区闪电频数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雷电频次和强......
基于10a的卫星观测资料,对我国西南地区的闪电活动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利用安徽省2006~2007年的闪电定位资料和1998~2007年的雷电灾害资料,以安徽省自然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为背景,分析了雷电灾害在......
根据2008年闪电定位资料,结合FY2C卫星云图和吉林省高密度自动观测站网的降雨资料,分析强对流天气中正、负地闪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
假定在软雹和冰晶碰撞的非感应起电机制为主要的起电机制成立的条件下, 数值模拟研究了国际上公认的Fletcher和H-M冰晶产生机制以......
通过对2003-2004年夏季青藏高原那曲地区30次雷暴过程的地面电场及闪电电场变化的分析,发现高原雷暴具有三极性电荷结构特征,其中73%(2......
利用1998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TRMM卫星探测到18~38°N、74~123°E闪电资料,对中国区域年、季、日发生闪电频数和随经纬......
本文利用2008—2011年共4a的黑龙江省气象部门闪电定位系统的观测资料,对哈尔滨、黑河、牡丹江、齐齐哈尔、绥化和佳木斯6个代表性......
对山东地区6次冰雹过程闪电定位仪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降雹区域内10 min闪电频数分布呈规律变化,在降雹前32~220 min......
本文概述了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仪探测对流云的原理,结合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仪在青海东部冰雹云监测中的应用,分析并总结了冰雹出现......
统计了江苏省气象部门雷电探测系统2008—2009年闪电记录,对江苏省闪电强度、闪电频数等闪电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江苏省的雷电流强度和......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雷暴活动相当频繁,这种雷暴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在地形的热力和动力作用下形成雷暴,但强度不大,最大反射率一......
利用拉萨多普勒天气雷达、闪电定位仪、欧洲中心500hPa分析场及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08年4月27—28日发生在拉萨的雷暴天气的环境条......
利用探空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仪数据,分析了2009年7月30日发生在南京地区一次雷暴天气过程的雷达及闪电数据时空演变特......
本文包括近年来我们在冰雹云物理研究几个方面的工作,即冰雹云单体生命史、云体併合与雹云形成、雹云和环境条件关系、冰雹云物理......
分析了青海省西宁市和互助县两地的闪电频数资料 ,结果表明 :在青海省人工防雹区山多、地形复杂的情况下 ,使用 SD型闪电计数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