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法言相关论文
隋代陆法言编纂的《切韵》是一部集前代韵书之大成的著作。问世后,“时俗共重,以为典规”。《切韵》的编纂宗旨是“广文路”“赏知......
一引言对中古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层次,一层是检讨陆法言(562-?)切韵的性质,另一层是根据切韵的结构拟测其音系。对于切韵的性质......
《切韵》一书所代表的音系的性质问题的分歧与讨论,由来已久,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其一为单一音系说,持此观点的主要有陈寅恪、高......
在中国韵书发展史上,从魏李登《声类》算起,粗略统计大概不下百种韵书,真可谓丰富多彩,层出不穷。但是这些韵书在中国韵书史上占有的地......
话说大隋朝开皇初年,也就是6世纪80年代初的某一天,长安城里的一群官员下班后闲极无聊,于是一帮人琢磨琢磨。说老陆头家里房子大,陆太......
<正> 问:古汉语语音分哪几个时期? 答:一般把古汉语语音分成三个时期。先秦、两汉、直至南北朝这一段时期的语音称为上古音,在古代......
摘 要 《四库全书·原本广韵》提要称说《永乐大典》引此本皆曰陆法言《广韵》,言下之意,《四库全书》所存《原本广韵》即为《永乐大......
<正> 我国在魏晋时代就已有韵书出现。韵书是把同调、同韵、同声的字按部编排在一起,用反切注明读音、用简短的文字解释意义的一种......
<正> 主席,各位同志,我先声明一个问题。刚才主席介绍,说我有什么什么研究,当然中央下达了这个任务,我们应该热烈的、积极的响应......
【正】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考证《广韵》四十一声类里的“船”“禅”二类在隋代以前是一类,“从”“邪”二类在隋代以前是一类。这......
<正> 汉语方言研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从扬雄的《方言》到章太炎的《新方言》,我国传统方言学经历了一千九百年左右的长时期。从......
<正> 一《佩文韵府》(以下简称《韵府》)是一部集古代词藻成语典故大成的大型工具书,供文人征实考典选词摘句之用。全书分《正集》......
<正> 关于《切韵》语音性质的讨论,一段时间曾非常热闹,单一音系说或综合音系说各有持之者。①近来似已落入寂寞,但虽在寂寞中,当......
<正> 《切韵》是隋代陆法言所撰写的一部韵书,虽已亡佚,但其语音系统却靠宋代的《广韵》完整地保留下来了。自《切韵》问世以来,历......
<正> 《切韵·序》和《颜氏家训·音辞》篇是我们理解《切韵》性质的重要文献。参加《切韵》编写大纲的8位文人学士中,颜之推在其......
陆法言原本《切韵》的部分韵序,类似于梵语摩多(元音)的排列次序,即止、遇、蟹、效摄分别相当于梵语i、ī;u、ū;e、ai,尤其是相当......
<正> [《切韵序》原文]昔开皇初,有刘仪同臻、颜外史之推、卢武扬思道、李常侍若、萧国子该、辛咨议德源、薛吏部道衡、魏著作彦渊......
<正> 《周礼·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郑注说:"故书‘位’作‘立’。郑司农云:"立"读为"位"。古者"立"、"位"同字。古文<春秋经......
音韵学界对《切韵》性质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三类观点.“单一说”主张《切韵》是一时一地之音;“吸收说”主张以某种方音为基础,吸收......
<正> 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名歌《教我如何不想他》六十年来一直是音乐会的保留节目,同时也曾发生过一些有趣的小插曲,其中之......
古无轻唇音这一命题,是钱大听首先提出的。他在《养新录》卷五中说:“凡今所谓轻唇者,汉魏以前皆读重唇。”可是,他在证明这一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