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色旋律相关论文
《醉迷月宫》这部作品选取了意识流的视角,其中的音色旋律、音程布局、调性回归都呈现出了作品独特、新颖的作曲技术与坚守本真的创......
<正>叶松荣教授《断裂与失衡》(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研究的是西方20世纪两次重大转折时期(一是10—40年代末无调性音乐、......
笔者通过对威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中音色-音响的展衍方式及横向结构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说明这首作品中音色-音响的横向结构特......
音色是人对声音音质的感觉.在20世纪之前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举例20世纪西方作曲家运用各种不同寻常......
陈其钢的管弦乐曲《金》,是出自他的管弦乐组曲《五行》中的最后一首。本文以当下比较有影响力的配器新理念—于京君先生的《配器......
《五首管弦乐小品》是勋伯格在无调性创作时期管弦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探索和实践"音色旋律"理论时的重要创作成果。作曲家通......
奥地利作曲家安东·威伯恩(Anton Webern,1883-1945)是20世纪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为数不多的音乐作品在20世纪的音乐领域中占......
《五首管弦乐曲》(Op.16 No.5)是勋伯格"自由无调性"创作时期的作品,也是第一次将"自由无调性"技法与"音色旋律"技法相结合的典例,......
威伯恩的作品具有结构简单、织体点状、音色多变、多态一致性发展等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该作品音高、音色结构的分析,来探究作品......
音色是音乐表现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是音乐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西方音乐中,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在音色的表现方面,有着不同......
音色在20世纪管弦乐创作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种强调音色表现力的创作观念带来许多新的创作技法,催生出许多新的音乐风格。本文......
文章从拓展传统乐器、增加新乐器和音色的结构作用等三方面阐述了20世纪管弦乐新音色的特点,进而从该角度去了解20世纪音乐风格的......
本文以韦伯恩的《交响曲》(op.21)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基本序列及其变体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着重于对它们的和声紧张度进行深入分析,......
安东·威伯恩(Anton Webern 1883—1945)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勋伯格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独树一帜的音乐观念和严......
美籍奥地利作曲家,西方现代主义音乐代表人物——阿诺德·勋伯格(Arnold-Schoenberg)作为新维也纳学派的领袖和序列主义音乐理论的......
音色音乐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它将音响材料的点-线-面-场等集结状态及其声学特性上的变化、对比引入音乐审美的范畴,并作......
文章对美国新音乐作曲家卡特(Elliott Carter)木管四重奏《练习曲中的时值长度》作分析,从音色层面对卡特的利用音色旋律谱直观地......
通过对刘庄为预置钢琴、长笛和大提琴而创作的三重奏作品《风入松》中,从时间、空间和音响色彩三维角度创造距离即音乐"留白"的创......
潘德列茨基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是其作品关注点之所在,本文通过对创作技法形成过程的探析,分析了勋伯格的“音色旋律”、考威尔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