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坛相关论文
<正>香港现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大河中的一条重要的支流。本文所说的“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时间概念:1919—1949年。......
<正>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于大陆的主流文学,左翼文学曾两次南下香港,对香港文学叙事产生了重要影响。香港虽然与大陆的历史语......
一 “绿背文化”下的文学对峙局面 ——五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香港进入转型期。这时期香港文坛的最大特点是,原来在香港的大批文化......
<正> 香港文坛翘楚刘以鬯,从事文学活动50余年,著作等身,成就卓著,深孚众望。刘以鬯祖籍浙江镇海,原名刘同绎,字昌年。1918年12月7......
<正>94年夏天,由于岭南学院现代中文文学研究中心提供的机会,使我有可能对香港社会文化环境和香港文学,做比较切近的观察和思考.在......
2013年9月28—29日,江苏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2013年会与陶然文学创作40年研讨会在江苏徐州召开。笔者有幸见到陶然先生,并......
一封空邮信柬满载着新年祝福于1999年的新年前夕悠悠扬扬飘落在我的写字台上。我微微一怔。当今的香港,亲朋之间有书信来往实在是稀罕而......
战后至1950年代的香港文坛坚持了文学的常识性立场,以文学常识的力量保存、发展了文学自身,由此与内地"工农兵文艺"和台湾"战斗文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