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周星相关论文
本文主要以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黄周星的幻想之园——“将就园”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将就园图景和园主人生境遇的考察和分析,一方面阐......
清初文人黄周星的苦雨诗比较有特色,他喜欢将将苦雨与穷困相联,将苦雨与漂泊相联,从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亡国遗民的情感,抒发出......
《人天乐》是黄周星在康熙十五年(1676)创作的神仙道化剧。他在其中精心描述了理想世界——俱卢洲。其四大部洲的概念来自于佛教经......
对《西游证道书》的评点文字进行了探考,认为其中固然有宣扬道教金丹大道的内容,但亦揭露和批判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不平,揭示《西......
遗民,是中国历史上朝代鼎革之际的一个特殊群体;遗民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是一道夺目的风景。明清易代的历史特殊性,赋予这一......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黄周星,身遭国变,颠沛流离,但创作之志不衰。他晚年创作的《人天乐传奇》通过轩辕载的生活经历,讽刺了社会黑暗、......
黄周星与李渔是生于同时代的戏曲家,二人在戏曲理论上提出了一些相似的观点,但我们认为二人在戏曲的创作技巧和创作意识上有着“貌......
黄周星是明末清初著名遗民诗人、文言小说家、小说批评家、戏曲家、戏曲理论家,其诗、文、词、曲、书、画、篆刻莫不精妙。在明末......
黄周星(1611-1680),字景虞,号九烟,金陵上元人。崇祯十三年进士,崇祯十七年授户部主事,明亡后不仕,浪迹吴越间,以教书鬻文为生。本文根据黄......
黄周星对明末以来戏曲重要范畴情的理解经历了情真、情深到"情了"的过程,早年与晚年的"主情"内涵不同。他的"专以趣胜"、"未有无趣而可以......
<正>近来,明清之际的诗人黄周星颇受大家关注。如《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王汉民的《黄周星行实系年》、《古典文学知......
<正>明亡之后三十七年,这样的一个场面再次上演:作《解蜕吟》,撰《墓志铭》,与妻儿诀别,再慷慨命酒,大醉之后,便追踵屈原之后,于湖......
黄周星(1611-1680),字景虞,号九烟,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颇具文名的文学家、文学理论家。黄周星忧虑民生、坚持操守,尤其在国祚鼎革之际,......
在明清鼎革的大背景下,探讨张岱与黄周星于诗文中构建梦想花园的意义所在,力图挖掘出梦想花园的构建背后隐藏的遗民心境及其在园林......
<正>"味"、"趣"、"趣味",是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体现了理论批评家对文学语言精神内核的把握。在这个审美范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