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论相关论文
《文心雕龙》是魏晋时期儒释道思想合流的结果,其在思想资源上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其中道家思想为《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提供了丰富......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儒术独尊的局面被打破,思想学术进入了一个活跃而又相互影响的时期,道家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它被广泛用......
陈彦作为当代重要的剧作家和小说家,其作品以浓郁的现实主义底色,叙述了一个个典型的“中国故事”,彰显深厚的人文关怀,带给人以恒久的......
儿童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关注儿童就是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在我国,自“五四”时期,对“儿童的发现”从而出现专门书写儿童文学......
新加坡华语小剧场(下简称“小剧场”),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加坡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管制较为宽松的多元化文化语境中。当时......
电视剧《人世间》开播以来,收视率创下新高,评论者和观众也都好评不断。从创作论的角度来解析,其成功的奥秘主要在于四个方面。精编网......
1900年到1937年间的中国历史小说理论,作为中国历史小说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历史小说理论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学位
刘勰《文心雕龙·序志篇》开篇即提出:"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探讨作家作品"为文之用心"的创作论,应当是文学研究和评论的重要......
文化精神的建构一直是华裔导演罗卓瑶电影创作的主旨所在。无论是从对香港浮城与浮人精神实质的揭示,还是跟随全球化的浪潮放眼本......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七届年会于 2 0 0 2年 8月 1 6 - 2 0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召开。有 80多位“龙学”研究者参加了此次......
当下人工智能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学习不断推进,机器人已经由最早的简单计算和被动输入发展到能够生产合成处理图像,产生视觉图......
叶矫然是明末清初一位独具眼光的诗歌批评家,他的诗歌理论主要集中于《龙性堂诗话》一书,其中许多富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在当今仍具......
一、创作论 1.技法乃习书之基础,艺术创作才是目的。书法作品以能表达书者审美情趣、个性情感为妙。明末公安派提倡“独抒灵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几乎和铁凝同时,河北文学界又一鸣惊人地冒出一位“文坛新秀”(苗雨时语),以其幽默洒脱而个性鲜明的风格特色引......
摘 要:魏晋南北朝崇尚审美,其时的文学批评著作大多以作家论、创作论、风格论为主要内容,极少讨论文学的政教作用,《文心雕龙》也是这......
杨绛的散文《老王》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琐碎的小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三轮车夫。他独干、独眼、独居,是如此的穷苦卑微而不......
典型化法则的新探索重视文艺的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对现实主义文学特征所作的重要概括。但如何实现“现......
20世纪80年代,在那个各种文学理论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国内文论界地平线、互相争奇斗妍的时期,钱中文先生围绕文学审美反映问题发......
本文阐述了从“兴”到“逆志”、“入情”,再到“味”、“悟”,最后“各以情遇”、“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这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
“文学原理”或称“文学概论”是对文学理论的综论或导论,它是学习文学的入门性理论课程。文艺理论在我国属于一门正在发展和不断完......
杜书瀛先生的《文学原理──创作论》是一部从人类本体论美学的角度研究文学创作活动的理论专著,也是作者本人“最看重的著作之一”......
20世纪以后,关注主体的作用和价值是人文科学的一种趋向。文学研究亦然。作者作为创作的主体和审美主体在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
宋人黄庭坚曾说:刘勰《文心雕龙》与刘子玄《史通》,“大中文病,不可不知也”(《山谷尺牍·与王立之》)。鲁迅则举之与亚里斯多德......
【摘要】刘勰文学理论的精华主要集中在他“剖情析采”的创作论,在提倡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今天,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继承这份珍贵......
顾恺之(344-405)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画家和理论家,是现存卷轴人物画的最早一个作者,也是现存专篇画论的最早一个作者。在他的美学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成就辉煌的时期。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论的作家论、创作论、鉴赏论三个方面分析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思想之集大成之作,更是中国古代的写作手册,自古就被作为“文苑之秘宝”.本文首先呈现《文心雕......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翻译家。他的翻译活动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一生都在从事着翻译工作。......
少儿散文创作应对读者意识有着更加自觉的追求,具体表现为,在创作中首先要有明确的少儿读者分层论的意识,即把少儿读者划分为幼儿、儿......
关于《文心雕龙》的研究,在明代后期和清代前期形成了第一个繁荣发展的高峰,出现了杨慎、曹学佺、黄叔琳、纪昀等知名学者。《文心雕......
该文以二十多年来"反右"题材创作的发展与流变过程为论述对象,重点考察"反右"事件在文学创作中由政治性事件向精神性事件转变的过......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符号——从"高邮世界的原型"到"高邮世界的延异",共分两层.第一层论述在汪曾祺初期创作......
作为60年代生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毕飞宇的创作虽刚开始16年,但其取得的骄人实绩和己表现出来的审美品格已足以让文学界刮目相看。从流......
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诗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变体于40年代并延绵至新时期,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艰难曲折发展业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性和系统......
作为2005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英国戏剧的复兴者、当代世界戏剧界的重量级人物。他......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杨绛的创作是个独具风格的存在。她的创作跨越了新旧两个时代,直至今天仍笔耕不辍,她的作品并不算多,但“随遇而......
吴林伯先生遍考先秦汉魏六朝典籍,无所不读,对《文心雕龙》进行深入研究。《文心雕龙义疏》作为先生一生心血之最为重要的结晶,其独创......
戴厚英凭借一部《人啊,人!》蜚声文坛,发出20世纪80年代的最强音——呼唤人性、人道主义。她的创作包含着对现实人生的体验,对社会历史......
路遥,这个游走于“城乡交叉地带”的作家,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新时期“黄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和奋斗历程进行了全景式的......
纵观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体态势,如果说五四时期的文学是“人”的文学,主旋律是启蒙的话,那么三四十年代的文学则是大众的文学,救亡弥漫文......
本文以陈染及其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从人本与文本两大向度进行阐释。所谓“人本”即创作主体的研究,主要从其人生经历与精神内因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