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戛斯相关论文
英藏敦煌藏文康寄满书写《阿弥陀经》(IOL,ch.ii.3,瓦雷·普散Valleé Poussin编号为C130,新编号为IOL, Tib J 1410)的跋文书写于张氏......
九姓回鹘可汗碑是回鹘汗国(744-840年)最著名的碑铭之一,位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前杭爱省鄂尔浑河畔哈喇巴剌沙衮附近,乌兰巴托市以西4......
关于吐鲁番雅尔湖千佛洞5号窟的突厥文题记,早在20世纪60年代,冯家昇先生就对此进行过研究。2013、2014年我们对5号窟内的突厥文题记......
穆宗初立(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回鹘的崇德可汗派人来唐朝迎娶太和公主,用骏马两万匹、骆驼千匹为聘礼。 太和公主是穆宗之妹,......
柯尔克孜族的制度文化述论何星亮制度文化是国家或民族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
黠戛斯是见诸我国唐代历史文献记载的北方游牧民族,汉代的文献记作鬲昆、坚昆,后又有纥骨、契骨等译法。先后被匈奴、鲜卑、突厥等征......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内亚历史的学者相信,在公元840年回鹘汗国覆灭后,获胜的黠戛斯依照内亚的政治传统,建立了一个包含蒙古高原,特别......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内亚历史的学者相信,在公元840年回鹘汗国覆灭后,获胜的黠戛斯依照内亚的政治传统,建立了一个包含蒙古高原,特别......
隋唐时代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而且是我国多民族统一获得巨大发展的重要阶段.黠戛斯(Kirguises)即契骨(Kirghis)族几经曲......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内亚历史的学者相信,在公元840年回鹘汗国覆灭后,获胜的黠戛斯依照内亚的政治传统,建立了一个包含蒙古高原,特别......
840年,漠北回鹘汗国崩溃,唐朝北方边患解除。针对这种情况,唐朝开始调整对回鹘的国策,先是积极策动黠戛斯彻底肃清回鹘残余势力,但......
“地名”是历史的镜子,是人类社会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留下的永恒印记。它从一个通常易被人们忽略的侧面,真实地记述着一方一地演进......
汉文文献史料对唐代黠戛斯人的经济生活鲜有记载,而据黠戛斯所在的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碑铭、出土的农具及其他实物资料,可知黠戛斯......
天汉二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匈奴单于以女妻之,自此匈奴中有李陵一脉。北朝至唐时最重门第,北周李贤家族、唐代李宽家族皆冒认李陵......
<正>有唐一代历时三个世纪,这三个世纪各个阶段的历史又不尽相同。七世纪七世纪是唐朝征服和移民的世纪。最初,李渊父子推翻了隋朝......
李陵为汉代的一位名将,战败投降匈奴;拓跋氏为鲜卑族的一支,于公元386年建立北魏;黠戛斯为古族名,于唐太宗时归附唐朝,约于10-12世纪大批移至天山......
<正>在我国历史上,公主出家是一个早已有之的现象,公主作为封建社会当中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女儿,自然是金枝玉叶,锦衣玉食,受万人所......
<正>一、引言《中国古代的译语人》(Interpreters in EarlyImperial China)是John Benjamins出版公司在2011年出版的一本新书,香港......
期刊
黠戛斯的崛兴薛宗正黠夏斯古译坚昆,又作结骨、契骨、纥斯,乃发迹悠远的西域古族,今柯尔克孜人的先祖。初兴于剑水流域,隋、唐之际崭露......
黠戛斯是唐代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古突厥文碑铭中写做qirqiz。由于汉文文献记载黠戛斯的资料很少而且零散,对......
公元840年,黠戛斯攻灭漠北回鹘汗国,迫使回鹘部众奔亡,从而改变了漠北高原部族结构,给予北方民族历史以深远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
黠戛斯人的历史可上溯至西汉时期,但直到唐太宗时期,黠戛斯才与唐朝有直接联系.8世纪初,黠戛斯形成汗国.唐大中元年(847),其君主被唐......
唐代的黠戛斯是今天柯尔克孜族的祖先。因为相关史料很少,所以学界研究者也很少涉足,对黠戛斯族名、族源及地理位置等问题的研究还需......
黠戛斯是与后突厥、回鹘同时代活跃于唐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其活动区域汉代在"匈奴北",后逐渐东移,迨至唐代在"剑河(今叶尼塞河)"流域。黠......
唐代漠北民族黠戛斯自从迁徙到东北山林与天山南北之后,逐步形成了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的吉尔吉斯人与柯尔克孜族。他们在与大自然相......
黠戛斯是唐代北方游牧民族,活动于剑河流域(今叶尼塞河上游),是今天柯尔克孜族的先民。西汉时,黠戛斯就以坚昆之名见诸汉文史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