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hoA/ROCK途径探讨电针对帕金森病小鼠肠动力的调节机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m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阐明电针可能通过调节RhoA/ROCK途径,达到改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肠动力之目的,以期为电针治疗PD便秘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将Thy1-αSyn转基因P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对照组,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的小鼠予相同的固定,不干预;电针组取双侧“天枢”穴进行电针干预(1m A、2/15Hz),每次20min,每日1次,连续7天;对照组取非经非穴点,予电针组相同干预方法。干预结束后,从小鼠的一般情况和疲劳转棒实验的行为学表现观察电针干预PD的效应;从小肠推进实验观察电针干预肠动力障碍的效应;采用Western Blot、荧光实时定量PCR(RT-q PCR)技术,研究电针对PD小鼠结肠α-Syn、Mortalin、RhoA、ROCK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电针对PD小鼠血清NO、Motilin和5-HT浓度的影响。结果:1.电针对Thy1-αSyn小鼠疲劳转棒评分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PD疲劳转棒评分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PD疲劳转棒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2.电针对Thy1-αSyn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小肠推进率升高(P<0.05)。3.电针对Thy1-αSyn小鼠结肠组织α-Syn、Mortalin、RhoA、ROCK表达的影响:(1)α-Syn: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α-Syn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结肠组织α-Sy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电针组比较,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α-Syn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2)Mortalin: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Mortalin mRNA的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结肠组织Mortalin mRNA的表达降低(P<0.05)。(3)RhoA: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RhoA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结肠组织RhoA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降低(均P<0.05);与电针组比较,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RhoA蛋白表达升高(P<0.05)。(4)ROCK: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ROCK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结肠组织ROCK蛋白表达降低(P<0.05)。4.电针对Thy1-αSyn小鼠血清NO、5-HT、Motilin的影响:(1)NO: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NO浓度显著升高(P<0.05)。(2)5-HT: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5-HT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血清5-HT浓度降低(P<0.05)。(3)Motilin: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Motilin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血清Motilin浓度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Motilin的浓度低于电针组(P<0.05)。结论:1.Thy1-αSyn转基因PD小鼠小肠推进率低,伴有明显的肠动力障碍;电针可提高Thy1-αSyn小鼠的小肠推进率,调节肠道功能。2.电针能调节Thy1-αSyn小鼠结肠组织α-Syn、RhoA、ROCK和Mortalin的表达,调节血清5-HT、Motilin的浓度,可能是电针调节PD小鼠肠道功能、改善肠动力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着手,进行生肌化瘀方氯仿萃取物组分雌激素靶点筛选,研究其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增殖的影响,从对雌激素信号通路的活化作用探讨生肌化瘀方氯仿萃取物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离生肌化瘀方氯仿萃取物单体组
学位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建立并评价DNFB诱导的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观察雷公藤多苷片对DNFB诱导的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Th2炎症反应的效应,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建立DNF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并对实验模型进行评价;(2)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经干预后,观察各组AD模型小鼠皮损严重程度、耳廓肿胀程度、小鼠搔抓频次及炎症变化情况,并评估治疗效果;(3)H.E.染色检
学位
目的:从E3连接酶RNF183诱导IκBα泛素化修饰调节NF-κB信号通路角度,研究艾灸调控NLRP3蛋白表达及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为阐明艾灸治疗UC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研究资料。方法:1.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条灸组和西药组。采用自由饮用3.5%(w/v)DSS制备大鼠UC模型。艾条灸组取天枢穴(双侧),给予温和灸治疗;西药组给予美沙拉嗪溶液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不进行
学位
目的探讨P2X3受体在电针调节IBS内脏痛大鼠5-HT及其受体5-HT3R、5-HT4R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炎症后IBS慢性内脏痛大鼠为病理模型。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Trinitrobenzene suflonic acid)灌肠法制作肠易激综合征内脏痛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1)正常组:给予与电针大鼠相同方式固定,不做其它干预;(2)模型组:给予与电针大鼠相
学位
目的:通过模型对照,观察电针次髎、会阳穴对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大鼠膀胱组织炎性反应和脊髓背角(L6-S1)p-ERK 1/2、c-Fos的调控作用,来阐述电针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相关机理,为临床电针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P)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I
学位
目的:探索脊髓星形胶质细胞P2X7受体参与电针抑制肠易激综合征内脏痛敏的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备IBS内脏痛敏大鼠模型,第一部分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模型+电针组,采用电针双侧“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进行治疗,电针治疗参数为1 m A,2 Hz,每次15分钟,连续治疗7天,记录各组大鼠CRD刺激下腹部撤回反射评分(AWRs),观察电针对IBS内脏痛大鼠的镇痛效应;第
学位
目的:阴阳调衡生物力学反馈运动针法在前期工作中已经被证实在治疗中风下肢瘫痪上比单纯的阴阳调衡针法治疗效果好,但是中风偏瘫的患者大多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因此通过临床大样本研究阴阳调衡生物力学反馈运动针法和阴阳调衡针法加常规康复的疗效对比,验证阴阳调衡生物力学反馈运动针法对中风下肢运动功能重建的优效性以及通过运动功能分析检测进行机制探讨。方法:临床行为学研究:将收集的14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试验组
学位
目的:观察并比较针灸(隔药灸结合电针)与假针灸(假隔药灸结合假电针)对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排卵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外周血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探究针灸对AMH过表达所介导的PCOS卵泡发育异常和高雄激素的调节效应机制。方法:将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痰湿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33例观察组与33例对照组。观察组取关元、中极、子
学位
目的:1.观察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患者的临床效应及安全性;2.观察艾灸对IBS-D患者HPA轴及肠道低度炎症水平(内脏痛、肠道通透性、肠道炎症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以期为临床艾灸治疗IBS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第一部分艾灸治疗IBS-D患者的临床效应观察将68例IBS-D患者随机分两组,
学位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生津方对NOD/Ltj小鼠PD-1/PD-L1信号通路的调控,探讨解毒通络生津方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相关分子免疫学机制,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4只8周龄雌性NOD/Ltj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解毒通络生津方组、羟氯喹组,每组8只。另8只8周龄雌性ICR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2周龄时开始干预,解毒通络生津方组按照每天24.4g/kg药量灌胃,羟氯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