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和DEHP对中国林蛙蝌蚪肠道、皮肤微生物群落及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和皮肤是机体间接或直接接触外界环境的重要器官,分别参与维护机体内/外表面的稳态,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环境胁迫的侵害。肠道和皮肤上共生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微生物群落会对宿主的代谢和免疫功能造成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容易受到环境改变的影响。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生活转变的过渡类群,具有独特的生活史,其胚胎和幼体发育均在水域中进行,对于环境及水质的变化极为敏感。近年来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张,水体环境的污染状况加剧,水生生物的自然栖息地遭到破坏,导致两栖动物个体数量及其多样性急剧下降。重金属镉(Cadmium,Cd)、有机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ethylhexyl phthalate,DEHP)是水环境中两种常见的污染物,其对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污染水体中的Cd和DEHP具有极强的生理毒性和致癌性,会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在水生环境中,Cd和DEHP等环境化合物通常混合存在,污染物的单独暴露实验无法准确地解释共存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对两栖动物的影响。因此,研究Cd和DEHP单独/混合暴露对两栖动物的毒理学响应有助于我们更加真实地了解环境中污染物对两栖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以Gosner 38(Gs 38)期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Cd处理组(200 μg/L)、DEHP处理组(4 mg/L)、Cd-DEHP混合暴露处理组(200 μg/LCd+4 mg/LDEHP)四个实验组,探究Cd和DEHP对中国林蛙蝌蚪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脂肪酸代谢以及皮肤微生物群落组成等指标的影响。研究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Gs 38期中国林蛙蝌蚪肠道、皮肤微生物群落的相对丰度进行评估,探究中国林蛙蝌蚪肠道和皮肤共生微生物群落组成之间的差异。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四个实验组形态学指标、肠道组织学切片、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脂肪酸代谢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探究Cd和DEHP对中国林蛙蝌蚪肠道及个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四个实验组皮肤组织学切片、皮肤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变化,评估Cd和DEHP对皮肤微生物群落稳态和皮肤炎症发生几率的影响。主要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如下:第一部分:(1)组织学结果显示,中国林蛙蝌蚪肠道和皮肤结构存在差异。α、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肠道和皮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且皮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低于肠道,这些差异可能归因于肠道和皮肤机能的不同。(2)对肠道和皮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皮肤拟杆菌门的丰度显著高于肠道,而肠道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丰度显著高于皮肤,这些群落丰度之间的差异与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关。(3)KEGG功能通路差异结果显示,肠道与皮肤微生物“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及“新陈代谢”丰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上述差异与蝌蚪不同器官的一系列生长发育机能有关,使其更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第二部分:(1)对Cd和DEHP四个处理组的形态学(全长、体长、体重、肠长、肠重)及组织学指标(肠道上皮细胞高度)进行测量,结果显示Cd处理组的形态学、组织学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而Cd-DEHP混合处理组与对照组相似,推测DEHP可以中和Cd诱发的毒理学效应。(2)在门和属水平下,各处理组肠道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Cd和DEHP处理会导致微生物群落稳态失调,表现为致病菌(变形菌门)丰度的增加和益生菌(厚壁菌门、疣微菌门)丰度的降低。(3)Tax4Fun功能预测结果显示,Cd和DEHP处理后“脂质代谢”和“免疫疾病”丰度显著增加。(4)此外,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长链脂肪酸:CLPS、LIPASE等;短链脂肪酸:GPR109A、HDAC1等)表达水平的结果显示,Cd和DEHP处理会导致脂质代谢和丁酸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影响了蝌蚪体内脂质的储存和运输,降低了机体的抗炎能力。第三部分:(1)中国林蛙蝌蚪皮肤组织学分析显示,Cd和DEHP处理后,皮肤上皮细胞高度显著增加,基膜出现明显褶皱且其厚度显著减少。(2)皮肤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无显著差异,而DEHP处理后多样性显著增加。在门和属水平下,群落丰度差异分析结果显示,Cd和DEHP处理导致皮肤微生物群落稳态失衡,多个致病菌(变形菌门、梭杆菌门)丰度显著增加。(3)Tax4Fun功能预测结果显示,Cd和DEHP处理后二级通路“细菌感染性疾病”丰度显著增加,提示Cd和DEHP可能会干扰宿主的正常生理状态进而引起多种疾病。综上所述,Cd和DEHP暴露会导致中国林蛙Gs 38期蝌蚪多项生理机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对蝌蚪生长发育的抑制、肠道和皮肤组织学损伤、肠道和皮肤微生物群落稳态失衡以及脂肪酸代谢功能受损等。这些机能的紊乱可能会增加中国林蛙蝌蚪患病风险,导致种群数量下降。本研究进一步阐明了中国林蛙蝌蚪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胁迫因子的相互作用,为探究污染水体中两栖动物的发育毒性提供了新思路。这也可能为肠道和皮肤疾病的基础研究方法、中国林蛙的人工培育工程以及两栖动物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4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模型组、对照组和布地奈德吸入组。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后第7、14、28天用随机数字表法处死5只,HE和Masson染色判断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 fluid,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t
期刊
土地利用/覆被(LULC)变化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亦是当代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LULC变化的影响已经扩展到距离城市较远的保护区,导致众多野生动物面临着栖息地破碎化甚至丧失的风险,诸多濒危物种如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栖息地也未能幸免。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
学位
繁殖是鸟类繁衍后代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亦是鸟类生活史的重要环节,决定着鸟类种群的动态及命运。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不同物种的繁殖生态表现出巨大的多样性。然而人们仅仅了解当前世界上少数鸟类完整的繁殖信息,很多鸟类的繁殖生活史特征尚不为人所知,因此研究鸟类的繁殖生态至关重要。寿带(Terpsiphone incei)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小型雀形目食虫鸟类,两性异形,雄鸟有显著长的中央尾羽,具有栗色和白色两种色
学位
中国经济由“量变”到“质变”发展,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在提升产品质量、推进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发展迅猛,无论从机构数量还是检测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随着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化逐步加深,尤其是在机构改革大背景下,公益性检验检测机构面临发展困境例如能力弱、体制机制僵化制约发展、服务辐射范围有限、检验检
学位
外来入侵植物在到达引入地并成功建立其中心种群(最初建立的、发展历史较长)后,便会逐步向外扩散以占据更多的适宜生境,从而建立扩散边缘种群(新建立的,发展历史较短)。在由分布中心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入侵植物往往会受到一系列生物(本地种的竞争、病原菌的危害等)和非生物因素(土壤营养、光照、气温和降水等)的影响。为适应新生境中这些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外来入侵植物种群可能在表型和遗传特性上发生分化。原产于南美热
学位
大气氮沉降加剧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氮沉降加剧引起的氮富集对草地生态系统具有双重影响,即氮富集在增加草地初级生产力、提高植被盖度的同时也引起了物种的大量丧失。对此问题的研究催生了全球变化生态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物种如何丧失”或“物种丧失机制”。历经30年的研究,生态学家已提出七种假说或机制来解释氮富集引起的物种丧失,包括光竞争假说、地下竞争假说、总
学位
植物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可能会改变土壤对同种或者异种植物的支持能力。这种由植物引起的土壤性质改变,进而影响植物生长表现的效应,被称为“植物-土壤反馈”(plant-soil feedback)效应。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土壤反馈效应是很多外来植物入侵进程中制胜的关键要素,许多入侵植物在入侵地可能产生种内正反馈或种间负反馈来增强自身的入侵能力,而一些本地植物则可能产生更有利于其它植物的植物-土壤反馈。同
学位
施肥和家畜放牧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最常见的两个因素,它们通过改变群落植物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土壤养分循环等多个方面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也不能仅局限于某一方面,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能同时提供多种功能的特征,即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EMF),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功能性(Biodiversi
学位
嗅觉是脊椎动物中最古老的感觉之一,对于哺乳动物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经常被用来寻找食物,躲避天敌、选择伴侣、信息交流以及领土标记等。环境中的挥发性气味分子主要由在鼻腔内的嗅觉上皮中表达的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OR)识别。OR是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7次保守的跨膜螺旋结构。前人对OR功能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表达OR蛋白研究其功能,这种体外实验方法虽然提供了直接证据但却非常耗
学位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hn RNPs)是一类RNA结合蛋白,可以通过与相应的靶标RNA结合,在RNA转录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n RNPA/B亚家族蛋白是hn RNPs家族中最丰富的RNA结合蛋白,是形成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的核心。而hn RNPA2/B1是hn RNPA/B亚家族的一名成员。hn RNPA2/B1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