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u_circ_0001103调控MMT介导视网膜下纤维化形成的机制研究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s_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 AMD)是老年人群中致盲的主要原因,视网膜下纤维化形成是其视力损伤的重要因素。但是视网膜下纤维化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主要探讨mmu_circ_0001103如何调控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从而介导视网膜下纤维化的形成,以期为视网膜下纤维化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建立激光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小鼠模型,通过对CNV小鼠和正常小鼠RPE-脉络膜-巩膜复合体进行测序,验证和生信分析,得到差异性circRNAs;(2)TGF-β1(2.5 ng/ml)诱导RAW264.7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Macrophage-to-Myofibroblast Transition,MMT),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MMT标志物α-SMA和FSP-1的表达;(3)细胞核质分离实验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实验鉴定差异表达的环状RNA mmu_circ_0001103的表达和定位;(4)转染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以降低mmu_circ_0001103表达,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转染后的MMT中α-SMA和FSP-1表达;(5)生信分析预测mmu_circ_0001103可以结合的miRNAs,通过RT-PCR验证miRNAs在组织和细胞里的表达;(6)利用RIP实验验证miRNA和circRNA的海绵吸附机制;进一步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miRNA-circRNA-靶基因的作用机制;(7)脉络膜铺片、HE染色观察CNV和视网膜下纤维化的形成,干预mmu_circ_0001103后观察MMT及CNV和视网膜下纤维化的改变。结果:(1)对CNV小鼠RPE-脉络膜-巩膜复合体进行测序分析,鉴定出58个显著变化的环状非编码RNA(P<0.01,倍数变化>2.0);RT-PCR验证circRNAs,发现CNV形成后7天、14天和28天RPE-脉络膜-巩膜复合体中mmu_circ_0001103均表达增加(P<0.01);(2)TGF-β1诱导小鼠来源巨噬细胞系RAW264.7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后,α-SMA和FSP-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呈现增加趋势(P<0.05),mmu_circ_0001103表达量也随之增加(P<0.01);(3)核质分离和FISH实验发现,环状RNA mmu_circ_0001103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4)mmu_circ_0001103敲低后,MMT细胞的标志物α-SMA和FSP-1减少(P<0.05);(5)生信预测显示mmu-miR-7240-5p与mmu_circ_0001103存在结合位点,且相较于正常组,RT-PCR显示mmu-miR-7240-5p在激光诱导CNV小鼠后7天、14天和28天组织以及MMT中均降低(P<0.01);(6)RIP实验中,相较于Ig G组,Ago2蛋白吸附mmu_circ_0001103和mmu-miR-7240-5p(P<0.01);而双荧光素酶中circ_0001103野生型+miR-7240-5p mimic组和SLC9A野生型+miR-7240-5p mimic组均降低(P<0.01),证实miRNA-circRNA-SLC9A1存在海绵吸附作用;(7)玻璃体腔注射mmu_circ_0001103病毒,发现降低mmu_circ_0001103表达后,第7天、14天和28天的CNV小鼠中,新生血管和纤维化病灶范围均减小(P<0.05);MMT的标志物α-SMA和FSP-1降低(P<0.05)。结论:mmu_circ_0001103通过吸附mmu-miR-7240-5p调控SLC9A1介导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和视网膜下纤维化的形成;通过干预mmu_circ_0001103可以调控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和视网膜下纤维化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随着中国城乡居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快速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善,近年来高尿酸血症人群的总体发生率正在逐渐迅速增加。高尿酸血症病(HUA)主要是一类由嘌呤代谢紊乱症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尿酸在人体代谢中主要经由肾脏途径,且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人体内的重吸收与代谢主要取决于尿酸盐转运蛋白,而其驱动力则来自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上的钠钾ATPase(Na+-K+-ATPase,NKA)。NKA最早
学位
目的:本实验主要是为了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EM2ATM(long non-coding RNA HEM2ATM)调控脂肪组织代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第一部分探讨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MDMs)和脂肪组织巨噬细胞(ATMs)中lncRNA HEM2ATM在炎症环境下的表达变化。磁珠分选WT小鼠脂肪组织ATMs,qRT-PCR及FISH检测lncRNA HEM2ATM的
学位
目的:通过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基因突变,以了解AML基因突变谱,并探讨AML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初次就诊于本中心接受治疗并行NGS检测基因突变的205例原发AML(非APL)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初诊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染色体核型、法美英(Fran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在早产儿早期喂养过程中使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对早产儿一般情况、临床指标、并发症及相关检验指标进行比较,探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在早产儿早期喂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符合条件且取得家属知情同意的早产儿112例,其中试验组56例,自开奶起予以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喂养1周后改为早产儿配方奶粉,对照组56例,自开奶起始终予以早产儿配方奶粉喂
学位
目的:1.初步了解早产小鼠早期不同发育时期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 cell,Treg)分化特点。2.探讨早期常乐康干预对早产小鼠体内Treg细胞分化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建立:随机选取孕18天的BALB/c母鼠腹腔注射米福RU486诱导早产,获得胎龄小于20天的新生早产小鼠;另随机选择已孕母鼠待其自然分娩,获得胎龄大于20天的新生足月小鼠。2.分组:将早产小鼠
学位
【目的】探讨不同造林模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关系,促进对沙荒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以甘肃省民乐县北滩林场的沙荒地和人工种植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柠条混交林等3种造林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植被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采用显著性分析法分析16个土壤理化指标在土壤剖面和不同造林模式中
期刊
目的:研究维生素D与缺血性卒中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差异分为女性组228例(47.7%)和男性组250例(52.3%)。所有受试者于24小时内测定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采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m RS评分被用以评价患者的预后或神经功能恢复状况。SPSS、SAS被当做有效的统计工具,以p<0.05表统计具有显著
学位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伴高血压的临床病理特点,Rac1相关信号通路在IgAN肾间质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20年11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行肾脏病理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N患者(232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入院时的血压将IgAN患者分为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比较IgAN正常血压组和IgAN伴高血压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和肾脏病理的差异,
学位
目的:探讨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CITP)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判断疾病的转归及提供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新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搜集患儿初诊时的首次发病年龄、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子宫、卵巢超声与IGF-1在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女童之间的差异,探讨其对中枢性性早熟的早期诊断价值,为性早熟进行Gn RH激发试验的合适时间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因乳房增大或疼痛来我院门诊就诊的6-8岁女童,所有患儿均在我院门诊完成子宫、卵巢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子宫、卵巢长径、横径、前后径和最大卵泡直径,计算子宫、卵巢容积;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