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X常”类频度副词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常”类频度副词是汉语频度副词中的一个重要类别。由于它们含有相同的语素“常”,在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方面相近,二语习得者使用时会出现误代、错序、误加和遗漏等偏误,因此,“X常”类频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视角出发,结合《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前贤研究成果,最终筛选出“常、常常、经常、时常、通常”五个频度副词作为研究对象;以减少二语习得者“X常”类频度副词的使用偏误为目的,通过考察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对母语者的“X常”类频度副词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和分析,从语义和句法方面总结出“X常”类频度副词内部的细微差别;通过考察北京语言大学“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含有“X常”类频度副词的全部偏误语料,对二语习得者的偏误作出分析;在本体研究和偏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研究对象的确立和性质,“X常”类频度副词的本体和应用两方面的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以及语料说明。第二部分是“X常”类频度副词的语义特征研究。本部分以减少二语习得者“X常”类频度副词使用偏误为目的,基于辞书解释和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中含有“X常”的全部语料,对“X常”类频度副词的语义特征进行描写与分析,总结出“X常”类频度副词的语义共性,以及各自的语义个性和语义指向。第三部分是“X常”类频度副词的句法特征研究。本部分根据语义相似性以及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将“X常”类频度副词分成“常”“常常、经常、时常”“通常”三组;基于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文学、报刊)中含有“X常”的全部语料,从句法位置,对谓语动词或形容词谓语的选择,与时间成分的共现,与否定副词的共现,与范围副词的共现,与结构助词的共现等方面,对“X常”类频度副词的句法功能进行描写与分析。第四部分是基于语料库的二语习得者“X常”类频度副词使用偏误分析。本部分基于北京语言大学“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以及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后续班留学生的作业,考察“X常”类频度副词的偏误情况,总结归纳出误代、错序、误加和遗漏四种类型的偏误,并结合例句对其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从“X常”类频度副词语义和句法的复杂性、教学媒介语的负迁移以及教材和工具书不足三个角度进行偏误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是“X常”类频度副词对外汉语教学建议。本部分在“X常”类频度副词偏误分析和语义句法异同对比的基础上,着重从教学法、教材编写、教师三个角度对“X常”类频度副词的教学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水平,打造良好人居环境,而且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具有重要价值。随着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纳入个人信用体系”成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新规定,各地市纷纷探索建设个人信用积分,也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信用管理”提供了新方式。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信用助推居民生活垃圾
学位
中国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受限于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我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方式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导致我国制造业面临大而不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持续变化、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峻,我国制造业需要从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加工贸易模式转变为附加值更高的新发展模式,提高在全球价值链生产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
学位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渐扩大,高校也随即面临着研究生培养管理难度提高的困境,实践中陆续出现了“研究生诉母校”的相关案件,在此背景下,高校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风险,而通过校园法治化的建设可以帮助高校防范相应的法律风险。本文以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整理研究生与高校之间的相关涉诉案例进行类型化分析,明晰二者之间的争议焦点,提出相关措施构建高校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避免类似诉讼纠纷的出现,以法治化的思维实现对研究生
学位
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新高考、新课标等应运而生,给基础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给高中生物学教学带来了新挑战。《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重视概念教学,并通过概念教学的落实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高中生物学新教材投入使用,一些新增教学内容中包含众多新概念。另外,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一些旧的概念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如何让学生准确掌握本学科概念,已成为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型。目前,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国内外社会推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我国要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当前科技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在此
学位
1999年,国务院出台了教育改革的相关决定,提出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所以地方、学校与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建设中来。“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因此,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力的校本课程大有可为。然而,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当前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科学类与人文类割裂严重,人文类校本课程数量虽多,但大多数只有文化特色,
学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生物学学科课程内容的重新组织,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策略的突破创新等各方面的改革深化使生物学教学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生物学是一门解释生命现象和揭示本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教学中要揭示生命本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领域必要的基础知识,具备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熟练应用基本的研究方法,并保证其科学性,应使用能够体现科学本质的教学方法来实施。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科学课程,学生对科
学位
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高中生物学课程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程的延续和拓展,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在发展学生科学本质观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内隐”和“显性”等不同的途径或模式。研究表明,基于教学情境创设的“显性—反思”途径,对于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效果
学位
新一轮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明确指出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性,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思维方法的渗透,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许多教育者已对科学思维培养的途径展开了研究,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多数研究对于科学思维逻辑严谨性的发展尚缺乏重视。假说演绎法作为现代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其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对于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及推动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假
学位
在人才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STEAM课程因能有效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多元型人才而在我国逐步兴起。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与实践性,STEAM教育理念与生物学教学的融合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与植物叶片的相关知识为出发点,选择叶形、叶色、叶脉以及相关文化作为教材延伸内容,融入STEAM教育理念,开发实践活动,在济南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