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骨传导技术的智能助听设备设计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范围内大约有十五亿人正在承受着听觉损失带来的伤害,而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每年新出生的听障儿童更是高达30万,因此关注儿童听力健康,建立健全听力保健系统,加强对听障儿童的康复教育和关怀体系建设,从生理和心理上提升听障儿童的康复教育水平和助听体验,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社会课题。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听障人群尤其是听障儿童的研究,关注其听力康复教育和各类日常生活场景,在深入了解骨传导助听技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该类用户痛点,优化其助听产品使用体验,帮助其解决沟通障碍、社交尴尬、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打通和普通人的最后一公里。本文研究了全球范围内的听力损失问题以及听障人群康复教育发展现状,同时还进行了助听器和骨传导技术的市场调研和理论基础研究,之后通过对用户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用户场景的拆分,基于骨传导技术、感官代偿理论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一整套助听产品,即通过智慧互联的骨传导助听器、电子学习笔以及线上语言学习平台,全覆盖语言课程学习的各类场景和阶段,优化了听障儿童的学习体验,提升了自主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更轻松高效地完成语言课程的训练和学习,为解决听障儿童语言学习的痛点难点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和更佳的用户体验。
其他文献
在中国的精神文化体系中,茶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物(茶)对人的意味不在人的静观中产生,而在于人与物(茶)直接接触、作用时呈现。在人们长期饮茶的实践中,茶实现了从自然之物到文化之物的转变,再到精神之物的升华。不同时期的人们身处不同的时代背景也相应地面临着不同的现实问题,故他们对茶的需求与索取也不同。茶在对治日新月异的时代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多重精神面向。千百年来,茶以苦寒之性味及其衍生出的清明、俭德
学位
布莱恩·奥多尔蒂是纽约概念艺术的先驱之一,1928年生于爱尔兰罗斯康芒郡的他,除艺术家这个身份外还有许多头衔:医生、作家、学者、导演、艺术评论家等等。他曾撰写过大量文章,涉及到哲学、文学、医学和艺术学,在艺术领域比较知名的文章是于1976年发表在《艺术论坛》杂志的《白立方之内》,后出版著作《类别之间》。布莱恩·奥多尔蒂试图摆脱各类“定义”对艺术创作的限制,除了研究艺术与医学等其他学科的融合外,他利
学位
<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学校层面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的终身成长筑牢根基。近年来,寿光世纪学校坚持把“品德养根”放在首位,以尊重教育为切入点,围绕尊重他人、尊重规则、尊重传统、尊重自然等原则,通过开展多种教育活动,让尊重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努力提升师生的道德品质,让尊重成为德育基石。
期刊
<正>小故事在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陆晓慧的人,他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为人更是恭谨亲切。对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礼相待,一点儿也不摆架子。如果客人离开,他还会站起身亲自将对方送到门外。一个幕僚看到这种情景,很不理解,就对他说:“陆长史官居高位,不管对谁,哪怕对老百姓也是彬彬有礼,这样实在有失身份啊。”
期刊
法兰克福学派的“物化”概念原先是一个用于阐释特定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哲学术语,而今以一种泛化或滥用的形式得以传播,常常被等同于“异化”的现实表象,涵盖任一社会颠倒现象,在形式上轻松自由,容易导致立论疏漏。因此,本文着眼于概述法兰克福学派“物化”概念的定义及其流变,以反抗“物化”手段的转变为切入口,渗透学派核心的批判理论,聚焦物化理论的时代性价值,以理解现时代的金融危机、紧缩政策等危机的兴起。本文对
学位
青少年文学是一类特殊且重要的文学体裁。一方面,它面对的读者群体是特定的;另一方面,其一般在叙事表达、文字技巧方面有独特的亮点。由于需求方面的不断上升,近年来我们也可以看到数量巨大的青少年文学作品被介绍引入国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英语作品。本文以青少年文学作品At Love’s Cost的汉译为研究对象,探求目的论在青少年文学翻译实践领域的指导意义。在结构方面,本文首先对青少年文学的特点进行分析,归
学位
中国现代现实小说家余华迄今已经有五部作品在德国出版,由于其作品的广泛传播而具备了一定的读者群体和文化影响力。余华在德出版的五部作品均为高立希翻译。高立希为德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研究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翻译实践经验,对于余华的苦难主题以及现实主义风格都很熟悉。其翻译的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相较于前几部作品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都较少。本文将小说中的死亡描写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文化翻译的理论,分析译
学位
“路加圣母像”以路加造像的传说为起点发展至今,已成为影响十分广泛且数量众多的一类圣母像。本文选择“路加圣母像”为研究主体的目的是为了在了解圣像本身及其背后教会历史发展的同时,探究造像艺术在宗教传播过程中如何长时段、大范围地发挥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督教神学中有关玛利亚形象的内容梳理;第二部分由东部教会的圣像崇拜传统和路加造像的传说开始,探寻最早的“路加圣母像”的样式、背后的传
学位
“转识成智”与“良知坎陷”是“科玄论战”后沟通“知识”与“智慧”的两条典型路径,已有学者从对“唯主方式”的回应,对真与善、知识与智慧、理智与直觉、认识论与本体论、科学与哲学、中西方法论之辩与“学无中西”间关系等角度对其进行了比较。本文结合西方超越狭义认识论的“实践进路”中对“默会知识”和“明确知识”在不同主体间转换的讨论,进一步从如何将源于他者之“识”转为自己之“智”的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因为自身原
学位
通过加速劣化试验方法研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模拟海洋侵蚀环境下的力学和耐久性能。结果表明:海水养护下UHPC的力学性能受开始浸泡时间的影响较小,长期力学性能发展比较稳定;UHPC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耐久性能,冻融循环对UHPC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大,但介质类型对其性能的影响较小;随着硫酸盐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UHPC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耐蚀系数先增加后降低,质量损失增加;硫酸盐干湿循环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