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对比复杂”——梅卡诺事务所的设计思想及手法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tang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兰现代建筑一直以其高水平设计而享誉世界,并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两种明显不同的设计倾向。一类以库哈斯为代表,凭借前卫思想、夸张手法在世界范围内宣扬“建筑理想”、引领建筑潮流;另一类则秉承荷兰主流的地域传统,以务实理念、微妙语汇构建“理想建筑”、聚焦建筑使用。而后者对当下改变建筑同质化、致力于城市更新、提高建筑品质的发展趋势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梅卡诺事务所即为此类建筑团体的典型代表之一。论文将该事务所的实践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构建“理想建筑”所运用的“构图、对比、复杂”的设计手法,以展示理性创新的荷兰建筑、提供可切实参考的设计经验。
  本文首先从荷兰的地域背景及文化特征、二十世纪以来荷兰现代建筑思想的发展、荷兰建筑教育等三个方面分析梅卡诺实用主义设计思想的形成背景,进而具体阐释该事务所的主创建筑师法兰馨?荷本提出的十项主张。基于这十项主张,重点研究并提炼出梅卡诺构建“理想建筑”的三种设计手法,分别为“有机构图,自然介入”、“材料对比,精致营造”以及“剖析复杂问题,研究式设计”。继而以这三种手法的运用具体分析梅卡诺在中国进行的各类实践项目。基于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本文对梅卡诺的实践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以探究其一步步呈现“理想建筑”的设计过程。另外,通过介绍梅卡诺的组织类型、团队构成、媒体宣传及工作特质展示具有典型荷兰性的建筑事务所的工作模式,以期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其他文献
基于传统语义的叠加策略是设计手法中最基本的处理手法,任何建筑作品都不可避免地交织着叠加。如几何体块的叠加、材料的叠加、色彩的叠加等。建筑形态的构成取决于建筑各部分不同材料在空间中的凝结、叠加和聚集。为了方便描述建筑的形态转变,本文从物理角度对建筑形态进行了固态、液态以及微观化的凝聚态三种基本形态的定义。固态建筑是指以欧式几何为指导设计思想,具有曲直分明、棱角清晰的形态与空间的建筑。液态建筑是指以拓
学位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养老空间资源供不应求,而乡村空心化现象却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我国老年人中低龄老人与可自理老人占比较高,他们向往宁静优美的环境,具有回归田园、健康饮食、精神慰藉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需求。然而,如何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以解决城乡空间资源矛盾,尚缺乏理论支持。在此背景下,提出:城市老人可利用改造后的乡村空置房进行养老,并通过参与农业种植、农村管理、志愿
中国铁路交通正在快速向高速铁路时代转变,城市大型高铁站的设计模式也亟待转型。近年来,随着铁路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铁路沿线兴建了一大批高铁站房,其设计模式也在不断更新,现阶段的设计模式追求“站城融合”,但在我国大型高铁站房实际运营使用中发现其中还存在空间封闭单调、功能内向单一、通廊连而不通等局限和不足。  文章以解决国内大型高铁站房设计现存问题为导向,基于国情和时代发展提出高铁站房“城市街区化”设计
学位
高铁站是时代发展下产生的现代交通建筑,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日益蓬勃发展促使现代铁路客运模式发生改变。铁路客运从传统的只能满足基本的运输及候车功能渐渐趋于多功能的复合性建筑。而传统的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单一,大多不对外开放,内部缺乏活力,改善候车环境迫不及待,同时传统站房背面大片区域与城市割裂,城市两侧空间联系不便,如何重塑高铁站内空间以及更好的建立车站与城市的关系是未来高铁站设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位
“传统堡寨聚落”是我国古代先民抵御外侵内乱、为求安全而营建的一种典型的防御性聚落形式,以聚落外围环绕式的防御性建构(如堡墙、壕沟等)为共性设防特征,其在黄河流域有着广泛的分布。现有的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已取得大量基础性资料并也有相应的分析,但是存在着个体或单一类型研究居多、缺乏群体关注及系统整合的局限。对于此,本文拓展性引入“群系”的聚落研究新视角,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现代空间分析技术,对黄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位于天津老地段的一些传统四合院民居,在危房改造中被大规模的拆迁。尽管老城区的历史特色没有很好地被保护,但那些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幸存”下来的传统四合院民居洋溢着浓郁的天津风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随着商业开发的介入,这些被遗留下来亟待更新的传统老宅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再利用,值得深入地思考和研究。本文以宁家大院的保护更新为主体研究对象,并对此项目进行整体设计,希望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人文意识不断觉醒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设计创作时从沿袭对既定的建筑形式、文化符号的研究转向对场所环境及空间塑造的思考。针对此问题,当代先锋建筑师斯蒂文·霍尔提出了“多孔性”的建筑理论,凝聚了他对城市空间渗透性、人体对建筑空间的感官体验两个方面的研究精髓。  本文中实现多孔性理论的建筑载体为城市重要公共建筑——美术馆。美术馆多位于城市中心,承载着多元的文化教育、公众
学位
城市更新是近年许多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难题,随着人文意识的提升,人文特色成为城市发展关注的重点,环境人文特色如何融入城市更新,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建筑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环境意象(image)是人文特色在场所与人的关系层面的主要体现,场所感知(place perception)是形成环境意象的主要认知过程,人的行为是环境意象的外在表现。研究场所感知与行为分布的关系,可更为清晰地反映人的环境偏好,而两者
学位
庙学并置格局,是指中国古代官学中孔庙与学校并置的现象,其肇自东汉,至明清时成熟,是对于古代官学规划格局的高度总结。“庙”为孔庙①,是庙学格局中的儒学基因,承担崇祀、祭孔功能,为礼仪性场所;“学”为学宫(校),是庙学格局中的功能性本体空间,承担教化、育人功能。南宋以降,在礼制层面上,庙学中孔子与其父祭祀位次关系的讨论日渐激烈,并于明嘉靖朝达到高潮,促使“启圣祠”这一建筑单体的出现。启圣祠在当时的不同
学位
与传统的不可变建筑表皮相比,动态建筑表皮在应对全年多变的气候环境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节能优势。尤其对于占我国国土面积16.2%的夏热冬冷地区,既要考虑夏季隔热降温,又要考虑冬季保温节能的情况下,动态建筑表皮是一种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低能耗建筑表皮解决方案。目前国外已有的新型动态表皮开发与性能评价的相关研究案例较多,但国内对于动态建筑表皮的研究多关注于理论类型的探索,很少有对动态表皮节能性能的定量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