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链视角下汉语兼语句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uche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兼语句式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句子结构和语义模式均具有一定特殊性,一直以来倍受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几十年来,学者们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对兼语句进行了研究,毫无疑问,他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兼语句有了更深的了解。  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为兼语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认知语言学主张语言的形成受制于多种因素,包括外在的物质世界,人的生理和感知能力以及认知结构等,因此我们不能够脱离客观的物质世界和人的认知能力去分析语言现象。虽然有学者从认知角度分析了兼语句式的构成,重新分类及其原型范畴,他们的研究结论给我们以后对兼语句的研究也提供了很好的文献参照,但是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致使类兼语句的认知研究,从致使力的角度分析了致使类兼语句的语义结构。然而致使类兼语句只是其中的一小类,已有研究并未从认知角度分析其他类兼语句语义结构生成的理据.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作者尝试用兰盖克在认知语言学中提出的能量传递理论的行为链模式来分析五类兼语句形成的认知基础,我们的研究发现这五类兼语句在形成的过程中有其共性与差异。  共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五类兼语句的行为链过程中,整个行为链由多个参与者和两个动词组成,不同的参与者通过不同的动词发出力,形成不同的能量传递过程,而能量传递过程即句子的语义结构形成过程。因此,我们将五类兼语句的行为链分析为由两个动词形成的不同的能量传递过程,即五类兼语句都能被解释为由两个动词所引导的两个小句的语义结构。  其次,五类兼语句的兼语成分在行为链的能量传递过程中,在语义上,充当了施事兼受事的语义角色,在语法上,集主语和宾语于一体。兼语成分的双重语法成分和语义角色像一座桥梁将兼语句的两次能量传递过程连接成一条完整的行为链,即将兼语句两部分的语义结构相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语义链。因此,五类兼语句的兼语成分在兼语句的行为链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它所特有的双重句法成分和语义角色是形成兼语句的关键。  差异性则主要体现在形成五类兼语句的认知基础上。在五类兼语句的形成过程中,基于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的不同性质,施事通过第一个动词发出不同性质的力,形成了不同性质的行为链,即形成了不同的语义链,进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兼语句。因此,从力的角度来看,不同性质的力是形成五类兼语句的认知基础。本文进一步提出在五类兼语句表达的行为链中,施事通过第一个动词所发出的力涉及了物理力,泛力,言语力以及心理力,根据参与行为链的力的性质不同,作者将五类兼语句分为物理力的兼语句,泛力的兼语句,言语力的兼语句以及心理力的兼语句。较之以往的分类,这一分类能够直观地反映兼语句形成的认知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中餐已走向世界,这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契机。中餐菜名的英译有助于外国客人理解中餐菜名并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由于中西方在菜名的命名方式上
安慰是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言语行为,是指当事人遭遇不幸、挫折而处于忧伤、气愤、痛苦等消极情绪状态时,说话人为改变其消极情绪所实施的一种言语行为。及时、有效的安慰能使
寻求救赎一直是现当代爱尔兰文学作品的主题之一,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爱尔兰语诗人诺拉·尼·古诺的诗集也不例外。诗人的第二卷爱-英双语诗集《法老的女儿》出版于1990年,英译文
随着描述性翻译研究学派的出现,研究者们开始客观、全面地看待翻译,而不是拘泥于“忠实”这一翻译理想。20世纪70年代开始,描述性翻译规范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性,极大
本项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探求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类型以及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并对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为独立学院学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示众并非是最终目标,而仅仅是惩戒的一类手段。即便是罪犯,也应维护其应该享有的权利,不能侵犯其人权。淡化人物形象,并注重寻找可行的化解对策,以此抵制更多犯罪事件的发生,
学位
中国正在努力提高中国声音对外传播的质量,提升传播效果,建立有效的传播途径。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克服不同语言的语言与文化障碍,强化对外翻译。翻译行为,并非原文同译文之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