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戊乙奎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PLA及ICAM-1表达的影响

来源 :徐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实验采用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海马CA1区cPLA2与ICAM-1的表达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观察缺血侧大脑皮层脑组织cPLA2与ICAM-1的表达及白细胞浸润的情况;并于再灌注的同时给予盐酸戊乙奎醚(PHC)进行干预研究,从抗炎症性损伤角度探讨盐酸戊乙奎醚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30)、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组(PHC组,n=30)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30);每组按脑缺血2h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分为再灌注6h、12h、48h、72h和120h等5个亚组(n=6)。按照Zea Longa线栓法,借鉴王耀明等改进的线栓制作技术,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10%水合氯醛(0.35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手术分离并右侧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近心端结扎右侧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下方剪“V”切口,插入备好的线栓,经颈内动脉入颅至大脑中动脉(平均进线18.5±0.5mm),结扎颈内动脉,缝合皮肤。缺血2h后拔出线栓使动脉恢复再通;PHC组在开始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PHC(0.01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NS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假手术组:栓线插入9mm,余步骤相同。分别在脑缺血再灌注后6h、12h、48h、72h和120h用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交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E染色,观察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海马CA1区cPLA2和ICAM-1的表达情况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结果:
   ① HE染色观察:Sham组: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及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排列规则,结构完整,细胞核染色均匀,未见水肿、坏死等明显的细胞损伤表现。N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及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变性水肿、坏死显著,胞浆消失,部分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结构不清,发生固缩、浓染改变,皮层区可见大量白细胞浸润;随再灌注时间延长神经细胞损伤程度及白细胞浸润程度逐渐加重。PHC: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呈轻度皱缩或肿胀,变性及坏死的数量较NS组明显减少,细胞核病理改变轻,白细胞浸润程度减轻。
   ② 脑缺血再灌注后,NS组缺血侧脑组织cPLA2和ICAM-1阳性细胞的表达显著增加,cPLA2表达于再灌注12h 达高峰;ICAM-1表达于再灌注48h达高峰。
   ③ 在再灌注相同时间点,PHC组较NS组缺血侧脑组织cPLA2和ICAM-1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降低(P<0.01),较sham组cPLA2和ICAM-1阳性细胞表达仍偏高。
   结论:
   ① 脑缺血再灌注后,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组缺血侧脑组织损伤程度及白细胞浸润程度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从形态学方面说明了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② 脑缺血再灌注后,cPLA2与ICAM -1的表达上调, 且cPLA2的高峰要早于ICAM -1,提示cPLA2 主要参与早期炎症反应,并有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促进ICAM -1的表达上调,从而介导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粘附, 加重并引起缺血侧炎症级联反应,共同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③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组cPLA2及ICAM -1的表达均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说明盐酸戊乙奎醚有抑制细胞膜磷脂酶A2及粘附分子表达上调作用, 从抗炎症反应方面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为该治疗应用于临床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摄取(L/B)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Ki-67及p53蛋白的关系,并分析L/B与食管癌分期、病灶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5例食管癌患者术前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计算食管癌组织与周围正常食管组织放射性比值(L/B):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食管癌组织标本及10例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中Glut1
学位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血清(Serum)和腹腔液(peritonealfluid,PF)中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及血清CA125的检测来探讨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30例内异症患者为研究组,按美国生育学会(AFS)1985年修订的内异症分期标准,其中I期2例,
第一部分:99mTc-EC-MN SPECT显像预测鼻咽癌乏氧的临床初步研究目的:研究一种新型乏氧显像剂99mTc-EC-MN(锝99-双半胱氨酸-甲硝唑)SPECT显像在鼻咽癌患者中进行乏氧显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初步探讨99mTc-EC-MN SPECT乏氧显像的临床价值:所得参数T/N(肿瘤放射性计数/正常组织放射性计数)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分期、临床分期之间的关联;通过分析T/N值与疾病的
学位
目的:研究131I标记抗HER-2/neu单克隆抗体Herceptin(131I-Herceptin)在正常昆明鼠和荷卵巢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荷卵巢癌显像特点及在体外对高表达HER-2/neu卵巢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探讨其用于卵巢癌放射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1.Iodogen法131I标记Herceptin,SephadexG50柱纯化,利用纸层析法测定其标记率及放化纯。将131I-Herce
学位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许多国家均居恶性肿瘤之首。如何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精确分期以及合理治疗是一个医学难题。目的:18F-FDG PET/CT的SUV是一种反映组织葡萄糖代谢率的半定量分析指标,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鉴别诊断与疗效、预后评估。影响SUV的因素众多,研究的也很多,但肿瘤的病理类型、病灶大小对标准化摄取值的影响,却研究较少,至今没有定论。而对于目前大多数文献
学位
目的: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初诊时2/3已不能手术切除或不能耐受手术。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及准确分期对其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18F-FDG PET/CT能从分子水平通过观察体内代谢变化,在疾病发生解剖结构变化之前做出诊断,已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观察。然而由于炎症摄取等因素,18F-FDG PET/CT诊断肺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本研究目的是对比观察18F-FD
学位
目的:研究舒肝颗粒针对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机制。为了探讨舒肝颗粒对肝纤维化(HF)的逆转是否有作用,我们采用舒肝颗粒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研究其对HSCα-平滑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目的:1、综合分析首次应用大剂量131I清除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残余甲状腺组织(清甲)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清甲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2、分析应用大剂量131I清甲治疗的早期不良反应,对其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价。3、监测大剂量131I治疗后病房及病区内环境γ射线的辐射剂量率水平,评价医疗活动过程的辐射安全性,明确大剂量131I治疗后对环境的影响。方法:1、首次接受大剂量131I清甲的DTC术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125I粒子联合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对老年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对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42例老年肺癌患者,其中3例患者有2个病灶,1例患者有3个病灶,共有病灶47个。6例合并纵膈淋巴结转移,2例同时合并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10例伴通气功能障碍(均为中心型肺癌和/或伴肺门淋巴结转移致支气管变窄或阻塞),在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瘤体及转移淋
学位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株FTC-133 131I辐射后摄碘能力的改变、碘代谢相关的甲状腺特异蛋白及mRNA的改变的研究,明确131I辐射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摄碘能力变化、131I辐射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失分化的关系和相关机制;并通过131I辐射的方法获得失分化的FTC-133细胞株。方法:体外培养分化型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株FTC-133,用放射性131I(不同剂量,不同时间)辐射后,检测细
学位